新華網 > > 正文

中俄貿易大幅下滑 合作前景仍看好

2015年07月24日 10:46:41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7月24日電題:中俄貿易大幅下滑 合作前景仍看好

  新華社記者 張言 耿銳斌

  2014年,中國和俄羅斯雙邊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952.8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兩國貿易額卻出現大幅下滑。中俄專家認為,這一暫時現象對中俄經貿合作的長期穩定發展影響不大,兩國經貿合作互補性和發展潛力巨大。

  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2015年1至6月,中俄貿易額達到31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30.2%。其中,中國對俄出口146億美元,同比下降36.3%;中國自俄進口165億美元,同比下降23.9%。

  “今年上半年俄中貿易額出現下降,這當然不是令人高興的,但這也不能成為失去樂觀和對未來前景信心的理由。”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他表示,原油在兩國貿易中佔很重要的位置,因此,全球能源價格下跌造成俄羅斯對華出口貨值減少,這是俄中貿易額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建民研究員分析,這次大跌首先是世界經濟的周期性因素引起的。世界經濟低速增長,消費投資需求不振,貿易增長動力不足。在外部環境影響下,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俄羅斯經濟上半年同比下降3.2%,俄居民實際收入已連續8個月出現下滑。

  “不過,造成中俄貿易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兩國貿易結構失衡。”李建民指出,目前機電産品佔中國對俄出口的50%以上,而俄對華出口的60%-70%為能源和原材料。全球油價下調,勢必對俄對華出口造成嚴重影響。

  對此,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也持相同觀點。他認為,俄中貿易結構扭曲和雙方相互投資額太小是數年來積累起來的深層次問題,需雙方共同努力破解。

  對今年以來中俄貿易出現的波動,中國駐俄羅斯使館公使銜經濟商務參贊張地認為,這一現象是暫時的,並不意味著雙邊經貿合作走向低谷,而應該看到兩國經濟結構互補性強,合作面寬、市場空間廣闊的基本格局沒有改變,兩國貿易實現長期穩定增長依然具備堅實基礎。

  李建民強調,在此形勢下,雙方應努力改變合作模式,提高合作品質,擴大相互投資,尋找新的增長點。其中,農業合作有望成為中俄貿易新的增長點。“兩國去年成立了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農業合作分委會,將從一般農産品加工轉向農産品深加工和産業開發,表明兩國政府提升合作水準的決心。”

  此外,中俄在能源、基礎設施、交通運輸等領域開始實施一係列大項目合作。上月,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國境內段正式開工建設,兩國正式簽署莫斯科——喀山高鐵項目合同。中俄還簽署了衛星導航合作備忘錄,決定聯合研制遠端寬體客機。

  奧斯特洛夫斯基則看好“一帶一路”戰略為俄中合作帶來的機遇。他説,俄中高鐵項目及中國參與俄遠東地區開發等合作項目正在實施,兩國領導人在今年5月批準的歐亞經濟聯盟和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項目對接將使雙方共同受益。

  專家建議,雙方應在穩定能源、資源等大宗商品貿易的同時,提高機電産品和高科技産品在雙邊貿易中的比重,培育農産品貿易、跨境電子商務等新的增長點。

  此外,雙方還應加強邊境和地區間貿易,努力實現貿易增長方式的多元化。擴大雙邊本幣結算規模,提高金融服務水準,在貿易融資和保險等領域加強對企業的支援。通過加快推進戰略性合作項目,帶動相互投資增長。

  傑尼索夫表示,俄中雙方正在挖掘合作潛力,加強聯合生産、擴大投資及大項目合作。“這樣,我們完全可以突破表現在數字上的波動。”

  專家強調,中俄貿易目前面臨轉型期,雙方不必對貿易額和能否實現兩國領導人確定的貿易目標過于糾結,而應當正確認識和判斷中俄經貿合作的發展趨勢和潛力,採取實際措施盡快扭轉當前貿易下滑的態勢。

【糾錯】 [責任編輯: 丁峰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081116029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