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日關係回暖?好像沒那麼簡單

新華網北京6月23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1965年6月22日,日本和韓國簽署《日韓基本條約》,實現韓國1910年淪為日本殖民地以來兩國邦交正常化。歷史浮沉、有紛爭有摩擦,這對走過半個世紀、隔海相望的歡喜冤家,今天迎來他們的“金婚”紀念日。
22日,安倍造訪韓國使館、樸槿惠拜訪日本使館,話語間都談到合作、改善、面向未來……表面看來,韓日關係似乎準備既往不咎、放下歷史包袱、開啟合作新時代。然而,僵化的關係真的要扭轉了麼?頻繁互動的兩國究竟是在轉態度,還是在擺姿態?現實似乎總不那麼簡單……
【交換拜訪 你“來”我“往”擺姿態】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東京出席了由韓國駐日本大使館主辦的紀念活動,向兩國國民表達了對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祝賀,並呼籲兩國建立面向未來的友好關係,釋放改善關係信號。

(圖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2日在韓國駐日使館參加日韓邦交正常化50周年紀念活動。 新華社/路透)
安倍在致辭中説,50年前兩國簽署的《日韓基本條約》開啟了日韓新的時代。他&&,在互相信賴的基礎上發展雙邊關係是日韓兩國普遍共識,希望日本能與韓國共同展望兩國關係新的50年,與韓國攜手共建日韓關係新時代。
韓國外長尹炳世、美國駐日本大使卡羅琳·肯尼迪、日本民主黨代表岡田克也、日本共産黨委員長志位和夫以及日韓各界代表出席了紀念活動。
安倍當天還在東京會見了韓國外長尹炳世,雙方舉行短暫會談,共同表達了改善兩國關係的想法。
韓國總統樸槿惠在首爾出席了日本駐韓國大使館舉辦的紀念活動並致辭,呼籲韓日通過解決歷史問題這一“最大的障礙”,開啟兩國合作的新時代。

(圖為韓國總統樸槿惠(前右三)22日出席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在首爾舉辦的紀念韓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招待會。 新華社)
她指出,兩國之間存在一些懸而未決的棘手問題,但希望兩國國民相互理解、通過文化進行交流。
當天下午,樸槿惠還在總統府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特使、日本日韓議員聯盟總幹事額賀福志郎。她在會談中強調,希望安倍繼承1965年以後日本歷任內閣的歷史觀,希望兩國通過互信外交治愈歷史傷痛,開創兩國關係新局面。
【關係回暖 歷史認識是關鍵】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日韓邦交正常化50周年紀念活動釋放出兩國有意改善當前關係的積極信號,但兩國輿論對此並不完全看好。
許多韓國媒體認為,韓日兩國能否借此契機打開兩國未來合作的新局面、全面改善兩國關係依舊是個未知數。韓外長尹炳世“閃電式”訪日、兩國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加之兩國最高領導人分別出席對方政府舉辦的活動,如此的頻繁互動,難免會給人製造兩國關係全面向好的錯覺。
韓國YTN電視台&&,要警惕韓日關係“激流勇進”,安倍的歷史認識依然是關鍵。

(圖為韓國民眾22日在日本駐韓使館門前舉行抗議集會。 新華社/法新)
韓國《先驅經濟報》22日也指出,將於今年8月發表的“安倍談話”中涉及的歷史部分內容存在很大的變數,如果“安倍談話”拋棄了對侵略歷史、殖民統治等的道歉和反省這些直接關乎兩國關係正常化的內容,那麼有關兩國首腦會談的討論很可能再次變得虛無縹緲。
日本共同社報道認為,在日韓邦交正常化50周年紀念日裏,安倍在東京釋放改善關係信號,而樸槿惠在表達祝賀的同時敦促日本正視、反省歷史問題。日韓兩國圍繞“慰安婦”和竹島(韓國稱獨島)問題的對立根深蒂固,很難期待擔心國內批評言論的樸槿惠會“接近日本”。
日本時事社報道説,安倍的歷史認識問題是導致日韓關係在其上&後再度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韓國對安倍歷史認識的懷疑依然根深蒂固,想要實現日韓首腦會談,如何消除韓方疑慮仍是安倍面臨的課題。(記者劉秀玲、張青,編輯王雅楠,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