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文化部部長蔡武談深化中非文化交流合作

2014年05月10日 18:56:33 來源: 新華網

促進中非經貿人文交流兩個輪子一起轉

——文化部部長蔡武談深化中非文化交流合作

    新華網北京5月10日電  從5月3日開始,李克強總理開始對非洲四國的訪問,5月5日,李總理在非盟議會大廈發表了面對全非洲的重要演講,提及實施中非人文交流合作工程等內容。為使國內外民眾更多了解中非文化關係的發展與現狀,文化部部長蔡武就中非文化交流合作等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

    對于從去年到今年中國領導人密集訪非,蔡武認為這首先表明瞭中國對非洲的重視,對中非傳統友誼的珍視。新中國與非洲國家有著患難與共的傳統友誼,這種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聯繫是中國與非洲最寶貴的文化和精神財富。

    蔡武説,我們高興地看到,新中國歷屆領導人都對中非文化關係極為重視。去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坦桑尼亞提出了對非工作“真、實、親、誠”的四字方針,對新時期中非文化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李克強總理這次在非盟發表的演説中強調,中非之間是休戚與共、共同發展和文明互鑒的關係。他在出席中非經貿和人文座談會上還特別指出,要促進中非經貿和人文交流兩個輪子一起轉,推動中非合作走上快車道。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係列重要指示為我們今後的對非文化工作進一步指明瞭方向。

    在談到如何看待非洲文化以及中非文化關係時,蔡武説,非洲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是世界文明的多彩一極。非洲文化歷史悠久、特色鮮明、雄渾大氣、熱烈奔放,如阿克蘇姆方尖碑和埃及金字塔,非洲文化同時又質樸無華、感情濃烈,如各種木石雕刻和面具藝術、民族舞蹈,非洲的藝術還給多種現代藝術形態帶來養料。

    “開展中非文化交流互鑒與合作十分重要,它是推動中非關係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在對外文化工作中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對充實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內涵、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加強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文化事務中的話語權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他説。

    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召開,開辟了中非文化交往的新紀元。蔡武列舉了一串數字:北京峰會以來的近8年時間裏,中非文化交流與合作蓬勃發展,成果豐碩。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中非已成功舉辦6屆“中非文化聚焦”係列活動、8屆“非洲文化人士訪問計劃”;安排文化高層互訪共計47起;新簽署39個雙邊政府間文化協定及執行計劃;截止到2012年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召開前夕,開展近70個共計1600余人的中非藝術團互訪演出,涉非近160余國次,參加非洲國家舉辦的約30個藝術節;舉辦中非展覽互訪30多起;開展治國理政、造型藝術、大型慶典、手工藝等多門類中非人力資源培訓合作20多項,互訪人員160余位。另外,中國還向非洲36國(次)提供總價值約720萬元人民幣的文化物資援助。

    “以上的數字只是中非文化交往的一個縮影,中非間的文化交流項目實際上要更加廣泛、更加深入、更加感人。”他説,目前我們正處于中非文化交往的最佳歷史時期,特點、亮點均十分突出,主要體現中非領導人高度重視和支援文化交流工作;平臺建設更加完善、交流品牌初步形成;更加注重思想上交流交融;更加突出文化上的交流互鑒;更加注重文化合作惠及非洲民生。

    在蔡武看來,文化中心的設立為中非間人文交流搭建了新平臺和新窗口,有助于加強中非間常態化的文化交流與合作。

    他介紹,在模里西斯、貝南、埃及、尼日利亞的中國文化中心自建立以來,在“大文化”范疇內,高頻率,不間斷地舉辦文藝演出、綜合展覽,開辦漢語、太極、武術、中國繪畫、舞蹈培訓班、“歡樂春節”係列活動等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舉辦重要活動數千起,常態化文化活動每年200余場,參加各類培訓的學員逾萬人,參加活動的當地公眾近百萬人。

    “中非關係歷經半個多世紀的風雨考驗,已具備深厚的感情基礎、堅實的政治基礎和良好的民意基礎。下階段,中國願同非洲各國一道努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為中非文化交流與合作開辟新途徑、充實新內容、注入新活力。”蔡武説。

整合閱讀

熱點推薦

頻道推薦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3341110628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