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專訪:書成國恨心猶烈——訪《南京不哭》作者鄭洪
2017-12-12 17:24:4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美國波士頓12月12日電 專訪:書成國恨心猶烈——訪《南京不哭》作者鄭洪

  新華社記者 顏亮 郭一娜 朱東陽

  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授鄭洪的心中,古城南京有著特殊的意義。

  現年80歲的鄭洪,出生在盧溝橋事變和南京大屠殺發生那一年。他的“南京情緣”要從22年前“偶遇”的一場講座説起……

  1995年4月的一天,同事告訴他,麻省理工學院正在舉辦關于日本二戰史的講座。他趕過去一看,三名美國教授和一名日本學者正向臺下200多名聽眾講述廣島和長崎被原子彈轟炸事件。四人聲稱,日本才是二戰中受傷甚重、苦難最多的國家。他們推測稱,假如沒有某些特定事件,美國可能不會把原子彈投向廣島和長崎。

  鄭洪熱血衝腦,他頓時想起幼年時親見日本戰機轟炸廣東家鄉、自己和家人“躲警報”、街頭屍橫遍地的一幕幕慘狀。他站起來抗議:“如果一群強盜闖入了你的家中,強暴了你的妻子,殺死了你的兒女,還要割破你的喉管,警察進屋來制服了強盜,救了你的命。請問臺上四位尊貴的先生,這是警察在暴力執法嗎?”

  面對鄭洪的質問,臺上臺下一片安靜。一名美國主講人簡單敷衍了幾句,又把話題扯回原來方向。事後,《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雜志刊登一篇長文,由講座主講人之一執筆,繼續為日本辯護。鄭洪投書反駁,但雜志過了幾個月才刊載,且篇幅遭大幅刪減,只是那名主講人文章的十分之一。

  “他們限制我發言,我更要發言,”鄭洪説,“《南京不哭》就是我對他們的回答。”

  英文不是他的母語,南京不是他的家鄉,但童年記憶托起的使命感推動著他。鄭洪決定寫一部以“南京大屠殺”為主題的小説,因為那是日本侵華的最典型罪證。為此,在廣東長大、從未去過南京的他于1999年專門申請假期,前往南京實地考察。

  在南京,鄭洪見到了兩位大屠殺幸存者常志強和姜根福。談起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這一天的遭遇,兩人老淚縱橫。這是西方歷史書不曾記載的慘劇,鄭洪把他們的記憶寫進了《南京不哭》。

  從2005年到2015年,鄭洪作為一名物理學家,克服了“跨界”創作的諸多困難,十易其稿,終于完成了這部英文小説。2016年,作品被麻省理工學院所轄出版社出版。當年年底,鄭洪親譯的中文版由江蘇譯林出版社發行。

  《南京不哭》是繼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遺忘的大浩劫》後,又一部以南京大屠殺為題材、由美國華人學者寫就的作品。與張純如冷峻的紀實風格相比,《南京不哭》以兩對男女的悲歡離合為主線,既痛述國殤又弘揚人性溫情,讓讀者體會南京大屠殺的慘烈,也領略中國的風俗人情、器物文化。

  鄭洪説,這本書他是為自己而寫,為與他一樣在戰亂中長大的同輩人而寫,也是為不了解那場戰爭之痛的年青一代而寫。

  《南京不哭》面世後,連續數周在美國亞馬遜網站上賣到脫銷,多次加印。讀者阿蘭·蔡斯認為,這部小説是“不為人知的中日關係黑暗史上的一道亮光。不為人知的日軍暴行、亂世下的愛情和親情、寬恕和銘記……內容可信、敘述動人,令我手不釋卷,理解了藏在今天中日關係深處的情感”。

  鄭洪的同事彼得·肯普索恩閱後感嘆,他對中日戰爭和東亞文化知之甚少,小説讓他終于明白了中國人對日本侵華戰爭難以釋懷的深層原因。更可貴的是,小説結尾為實現民族和解、友好共處提供了希望。

  《南京不哭》大獲成功,但鄭洪仍不滿足。他認為,在對二戰真相話語權的詮釋上,日本右翼組織非常“積極”,僅就他所知,這些組織面向西方社會出版了600多本二戰專著,美國的主流社會也在很大程度上被這些言論所誤導。

  “書成國恨心猶烈,唱罷梅花意未休。”正如鄭洪所言,“歷史不容剪裁,我們有權對世界發聲,把中國人過去身受的苦難説清楚,提升世界的認知,喚醒裝睡者的良知。像我這樣年紀的老人,身歷抗日戰爭的煎熬,有責任把這個歷史的教訓傳下來,留給我們的後代。”

+1
【糾錯】 責任編輯: 聶晨靜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寒冬“熱”建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寒冬“熱”建
新疆綠皮“小慢車”駛出“快”生活
新疆綠皮“小慢車”駛出“快”生活
安徽廬江:藍莓入冬時 紅葉滿山坡
安徽廬江:藍莓入冬時 紅葉滿山坡
雲南南澗:冬日櫻花醉遊人
雲南南澗:冬日櫻花醉遊人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209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