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時政 國際 港澳 臺灣 財經 法治 社會 紀檢 體育 科技 軍事 文娛 圖片 視頻 論壇 部落格 微博
新華網 > > 正文

“小資金”撬動創業“大熱潮”——湖北沙市“百姓創家業”活動成為“富民工程”

2015年05月29日 16:29:04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武漢5月29日電(記者梁建強)持續8年,扶持家庭創業4800余戶,帶動就業21000余人……這是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百姓創家業”活動近期交出的一份“成績單”。

  從2007年起該活動啟動至今,沙市區平均每年投入的資金僅百余萬元,但“小資金”激發了百姓創業的“大熱潮”,成為帶動百姓致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助推力。“百姓創家業”活動逐漸成為“富民工程”,成為傳統工業基地激活大眾創業的“新路徑”。

  從白手起家到産值百萬 一名高中畢業生的“創業樣本”

  從一名“打工仔”到産值數百萬元的企業總經理,33歲的創業青年魯文文只用了8年的時間。

  回顧創業經歷,魯文文感慨——“沒有政府扶持‘百姓創家業’活動,我無論如何走不到今天。”

  高中畢業後,魯文文到南方打工,當過保安,也做過發單員等,收入微薄。2007年,魯文文返鄉。家人勸他,盡快找份穩定工作,然後買房、結婚、生子。然而,25歲的魯文文有些不甘心,不想庸庸碌碌地過下去。

  當年,正值沙市區啟動“百姓創家業”活動。沙市區委區政府立足區域經濟實際,作出“扶持百姓創家業,推進創業促就業”的決策,決定在全區公開挑選100余個創業項目予以重點扶持,入選項目可獲得2萬至5萬元、為期一年半的免擔保貸款,貸款利息由政府補貼。

  看到免擔保且不用支付利息的優惠條件,魯文文動心了。申請5萬元政府貼息貸款後,買設備、購原料、請工人,小型針織服裝廠就這樣辦了起來,且生意日漸紅火。如今,公司年産值數百萬元。

  因“百姓創家業”活動受益的人還有很多。2007年,下崗工人周彩霞獲得政府貼息貸款4萬元,從擺地攤轉為開辦飾品超市。最近幾年,她先後獲評為荊州市巾幗創業明星、全國第六屆微型創業獎三等獎等殊榮。

  沙市區勞動就業管理局局長黃樂介紹,作為傳統老工業基地的沙市,城鄉低保戶和生活困難群體有3萬多人,不少人曾長期靠低保維持生活。“百姓創家業”活動開展以來,沙市區創業熱潮涌動,激活了“草根經濟”,帶動了百姓致富。

  培訓、貸款、服務並重 “三位一體”提升百姓創業就業能力

  “政府帶動我們創業,不只是發放貼息貸款,還開展了培訓,並對我們進行跟蹤服務。”沙市區鑼場鎮河當村創業戶楊德斌説起“百姓創家業”活動,連聲讚嘆。

  沙市區委書記段昌林介紹,解決創業者的“資金瓶頸”問題,只是“百姓創家業”活動中的一環。沙市區還堅持做到對創業戶,尤其是對困難家庭實行技能培訓、小額貸款資金、跟蹤服務“三位一體”幫扶,幫助他們增強創業就業能力。

  結合群眾創業需要,沙市區採取“企校聯合、訓崗結合”的辦法,對從業人員進行市場分析能力、市場競爭意識、經營管理能力的係統培訓,幫助創業者掌握創業基本理論和基本要領。

  沙市區農業局、科技局、水産局等單位還充分發揮技術優勢,組織成立專家技術服務團,定期組織送技術資訊到基地,現場解決創業農民的技術問題。

  開展跟蹤服務,有效確保了創業的成功率,降低了銀行的貸款發放風險。段昌林説,按照每個項目一個責任單位、一名機關幹部、一套幫扶方案的要求,沙市區建立了區“四大家”領導和副科級以上幹部聯繫創業項目制度,對創業項目實施“一對一”全程跟蹤幫扶指導。

  同時,為了解決好創業者缺乏經營經驗、市場資訊不靈等問題,沙市區還聘請了大專院校專家教授、企業家、政府部門領導,組成專家咨詢服務團,設置《創業幫扶工作服務卡》和《專家會診表》,為創業戶提供咨詢和指導,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沙市區工商聯發揮聯繫企業的優勢,發動執委成員與創業戶開展對口幫扶,指導生産經營,幫助開拓市場,有效提高了創業成功率。

  “草根創業”活力顯著激發 “富民工程”仍在謀變

  近日,沙市區人社局、區創業指導服務中心以及郵儲銀行負責人一行,來到朝陽街道,舉辦了一場扶持“百姓創家業”銀行與個體工商戶對接活動,60余名個體工商戶及有創業意願的群眾參加。問政策、詢條件、話期待……參與者熱情高漲。

  黃樂透露,近年來,“百姓創家業”活動正在實現係列突破——發放對象方面,不再僅限于城鎮居民,農村人口、外來人員只要有創業意願都可申請;申請時間方面,由集中統一申報逐步轉向動態申報、審核;發放額度方面,從最初規定個人最多可貸不超過5萬元,已逐步增加到可貸10萬元,企業最高可貸200萬元……

  黃樂給記者算了一筆賬,2007年至今,沙市區已累計協調發放貼息貸款逾2億元,扶持4800余戶家庭創業,帶動就業21000余人,大眾創業、全民創業以增收致富的社會氛圍日益形成。而政府部門的貼息金額為1076.85萬元,平均每年僅100余萬元,可謂是以小資金撬動了創業“大熱潮”。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百姓創家業”活動也在積極“謀變”,不斷進行調整優化。

  創業培訓方面,更多地開辦創業項目定向培訓小班,將創業人員實行分類,更有針對性開展市場行銷、企業經營管理、電子商務等不同類別的培訓;創業人員的項目選擇方面,適當向現代服務業傾斜;年齡結構選擇方面,適當向大齡就業困難人員傾斜,以更好地實現“富民”效應,激活“草根創業”。

  “人人思創業、家家謀發展,創新創業定能成為帶動百姓增收致富、促進區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段昌林説。

[責任編輯: 楊婷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1545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