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把權力關進籠子裏,還把鑰匙交到官兵手上?
不僅讓制度來管人管事管權,還讓官兵來監督?
這看似難以權衡的事兒,在福建泉州邊防支隊卻成了輕而易舉的事兒。近年來,這個支隊黨委在規範權力運行中,不斷加強對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的探索實踐,建立了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三位一體、適度分離、合理制約的黨委運行機制,既保證了權力的正確規範行使,更激活了部隊建設的一池春水。
黨代表圍繞黨委為基層辦實事項目進行討論。盧傑 攝
科學決策 編好“制度之籠”
2015年10月,這個支隊後勤處軍需衞生科提出,將新增12個單位建設陽光曬衣場納入為基層辦實事項目,經費上給予36萬元補助,卻被支隊黨委會意外“卡住”了。無獨有偶,總隊重點幫扶的溪東邊防派出所增建警營文化項目因未納入支隊預算,也受到了同樣“待遇”。財務科負責人解釋説:支隊明確規定,納入年度經費預算和重點攻堅項目方能建設和實施。制度如鐵,這是這個支隊照章辦事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這個支隊先後&&了《黨委決策執行監督工作規則(試行)》和黨代會年會、全委會、常委會三部議事規則,明確重大決策、執行、監督職能分別由黨委、分管主官(常委)、紀委等不同主體獨立行使。既適當分工、相互制約,又協作配合、相互協調的權力運行模式,使幹部人事調整、重大經費開支、團職後備幹部人選、重大項目立項等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如何讓黨委決策更貼近基層、回應官兵需求?
主張民意主導、集中上下智慧。這個支隊推行《黨委常委&&點工作制度》以及重大事項徵求意見建議、黨代表提案提議、黨代表詢問質詢和議案審查等黨委決策輔助機制,通過常委提名推薦、提案提議、正副書記末位發言等方式廣納民意,確保了決策的科學民主。

基層部隊黨代表向官兵、群眾解讀上級會議精神。盧傑 攝
以上率下 執行不越“雷池”
選人用人、經費管理使用,黨委機關有無越權干預?為基層辦實事是否存在不作為、亂作為?2016年年初,黨代表年會,這個支隊面對黨代表的民主調查,要求直呼其名、直言其事,並對確實濫用職權的,有舉報必查、有過錯必懲。調查結果顯示,官兵滿意率達到98%。
領導幹部容易在敏感問題上“越軌觸礁”?各級工作執行力不高?這個支隊&&了“誰主管、誰負責”和軍政主官分工負責制的黨委決策實施原則、執行機制,並圍繞主官負責、常委督導、末端落實等層級管理,摸索出了許多“高招”:
一招“示範”,主官分工負責。二招“放權”,常委挂鉤督導。三招“還權”,基層末端執行。&&《基層黨委(支部)及班子成員績效考核實施辦法》,將權力與責任捆綁,加強日常跟蹤問效,既保障了基層黨組織的決定權、自主權和支配權,又提高了末端執行力。
2016年年初,這個支隊黨委確定的11個重點攻堅項目,進展較快、成效明顯的項目有6個,佔55%。
組織官兵學習支隊&&的黨務公開等制度。魏欣 攝
時時監督 置“籠子”陽光下
在開展各類正風肅紀活動中,基層單位一些問題積弊浮出水面:有的工作指導粗糙,成績、問題一起出;有的過於依賴上級,“造血功能”不足;有的研究重大事項應該上會的不上會,不應該拍板的私自拍板……問題不盡相同,但癥結都指向主官隊伍。
如何確保幹部選用優中選優?這個支隊黨委給出答案:把人才放在同一平台公開公平競爭。2015年下半年,支隊營連職幹部選拔考評現場,與局域網相連的大屏幕不停滾動,參與考評幹部德、能、勤、績、廉等考核測評情況,缺編崗位、標準條件等一目了然。最後,38名幹部脫穎而出,走上主官崗位。
這個支隊把加強對黨委決策執行落實的督辦、提醒、糾偏,作為規範權力運行的一個着力點,先後完善了重大事項決策紀委全程監督及黨代表列席黨委會議、評議工作報告等制度,拓寬了黨委權力運行的監督渠道;由紀委全程介入決策執行監督,通過發放黨委議事決策督辦單、黨務公開內容、檢查督辦問責等方式,實現了工作落實有標準、執行有監督、違規有問責。(游廣熾、林曉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