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走近第三軍醫大學“核盾”團隊

2016年03月21日 10:30:23 來源: 中國軍網

  “核爆現場”與“實驗室”

  上圖:1980年,參加我國核子試驗的專家團隊合影于戈壁灘。

  研究所副所長王軍平,曾師從程天民院士的第一位博士生、我國防原醫學領域第一位女博士粟永萍教授。44歲的他,所從事的是“復合傷”轉化醫學方向。“我所做的工作,通俗地講就是‘軍民融合’,把研究成果從‘戰場’移到‘病房’。”

  事實上,第三軍醫大學的復合傷研究從起步開始,就始終與國防需求緊緊貼合,堅持軍事醫學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在程天民院士的帶領下,核子試驗現場研究與實驗室研究始終“並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該團隊就研制裝備了模擬單純放射病、光輻射燒傷、單純衝擊傷及其復合傷的致傷設備,使核子試驗停止後能繼續堅持並不斷深化復合傷研究。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他們又主持開創了極易發生復合傷的某高新武器損傷與救治研究。

  對“放射復合傷”和“燒衝復合傷”兩類最有代表性的復合傷,他們研究其發病機制,凝練關鍵科學問題,逐個深入研究。比如,他們對放射復合傷提出的關鍵科學問題是:早期抗休克與心功能保護;造血功能損傷與重建;免疫紊亂與感染控制;腸上皮損傷與修復;合並放射損傷的燒傷創面處理等,進而與嚴重燒傷、創傷等結合。提出嚴重創傷的兩個共同性關鍵科學問題:早期全身性損害及其防治;復合創傷的難愈機制及其促愈。結合“973”項目和軍隊指令性課題,一步一個足印地深入探索,取得係列成果。

  上圖:冉新澤在做研究。

  “防原醫學,很多人認為這是一門生僻的學科。事實上,它研究的是戰時核武器爆炸與平時核事故以及其他來源電離輻射所致傷害的醫學防護,是軍事醫學中的重要領域。搞科學研究,難在選擇科研方向,但堅持研究方向更難!只有把個人的興趣、志向、抱負與國家、軍隊、人民的需要結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動力才是巨大的、持久的。”研究所黨支部書記冉新澤教授説。

  觀一葉而知秋。作為程院士團隊的一員,從1979年赴西北戈壁某基地現場參加動物效應研究算起,冉新澤在第三軍醫大學這片沃土從事放射復合傷研究和防原醫學教學已整整36個年頭。當年意氣風發的年輕小夥子,如今已成為我國我軍防原醫學(復合傷)技術領域的擔當力量。

  自1979年以來,復合傷研究所為我軍培養了該領域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和博士後等高層次人才近180名,先後走出了四級以上教授10名,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獎勵53項,主編或參編專著教材60部(冊),制定“國標”、“軍標”4項。

  研究所副所長李蓉告訴筆者,根據國家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安全戰略需求,結合我國西南方向及高原地區核應急救援力量建設和布局現狀,2015年,研究所已挂牌“國家核應急醫學救援技術支援中心”,正式成為我國核應急準備與響應國家能力體係的首批成員單位,將在我國西南地區核應急救援中發揮重要作用。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糾錯】 [責任編輯: 黃爍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60128818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