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毛澤東心繫新中國第一所最高軍事學府

2016年02月17日 09:14:58 來源: 光明日報

  一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職能任務,由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奪取全國政權,轉到保衛社會主義建設,保衛國家領土、主權和安全,防禦帝國主義侵略。面對新的歷史條件和新的任務,中共中央委員會和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開始着手建設一支強大的正規化、現代化國防部隊,落實毛澤東曾提出的:“我們將不但有一個強大的陸軍,而且有一個強大的空軍和一個強大的海軍。”(《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上卷第4頁)當時,最迫切的任務之一,也是毛澤東最為關注的,就是改建、創辦軍事院校,尤其是辦一所高等軍事學府,培養訓練能熟練掌握現代軍事科學技術,能組織指揮諸軍種、兵種協同作戰的中高級指揮員。

  毛澤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題詞

  1949年10月20日,在軍委組成後的第一次會議上,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就在關於軍事問題的報告中透露出重要信息:軍委正在籌備陸軍大學。時任西南局第二書記、第二野戰軍司令員的劉伯承,得知消息後給中央寫信,提出:“要建設一支現代化的軍隊,最難的是幹部的培養。我願意辭去在西南擔任的一切行政長官的職務,去辦一所軍事學校。戰爭已經結束了,我年齡這麼大了,還是讓我去辦學校吧!”(《劉伯承傳》第548頁)劉伯承早在1927年便赴蘇聯留學,先後在蘇聯高級步兵學校、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是學院高材生。回國後曾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副校長,兼任過中原軍區、第二野戰軍軍政大學校長和政治委員等,有豐富的治校育才經驗。

  經過慎重考慮後,毛澤東同意了劉伯承的請求。他還和軍委副主席、總司令朱德給劉伯承寫信,要他把西南工作交給鄧小平、賀龍後,早日到北京負責籌建陸軍大學。

  此時,陸軍大學籌建工作已在軍委領導下展開,有關負責人為選擇校址而奔忙。1950年6月,軍委決定成立陸軍大學籌備委員會,指定軍委軍訓部部長蕭克為籌委會主任,當時主要工作仍是選擇校址。9月,聶榮臻向毛澤東呈送報告説:“關於陸大校址問題,曾擬以香山作為臨時校址,先行開學,擇地修建校舍,後擬將長辛店營房改作陸大臨時校舍。今天約蘇聯顧問柯托夫、康略夫一同去看,他們均認為作陸大校舍太不合適,提議在長春、天津、南京等地另找地址。又據由華東方面來的同志談,南京原國民黨辦的陸大校址設備頗全,可容3000人,現華東軍政大學校部即駐此。同時,南京附近尚有原偽各軍校址數處,似可調整。我認為,為節省開支與時間,同時,北京又無適當校舍,暫設在南京為好(利用偽陸大設備)。”毛澤東批復:“同意陸大設在南京。”(《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上卷第209頁)

   1 2 3 下一頁  

【糾錯】 [責任編輯: 張驕瀛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46128726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