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雷鋒和瀋陽那些事兒 您知道多少

2015年06月26日 11:01:53 來源:瀋陽晚報

    雷鋒,是一個名字,永遠寫在春天裏;雷鋒,更是一種精神,傳送在神州大地上。3月3日,在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題詞發表52周年的前夕,由遼寧省雷鋒研究會、瀋陽市雷鋒精神研究會主辦的首屆遼寧省雷鋒文化節暨瀋陽雷鋒文化館在太原街開幕。

    在雷鋒短暫的一生中,與瀋陽相關的工作、學習活動時間佔了330多天,可以説瀋陽是一座具有豐富雷鋒資源的城市,雷鋒的成長和雷鋒精神的形成都與瀋陽密不可分。

    全國“雷鋒人”來沈為雷鋒過節

    當天的開幕式上,雷鋒的首任班長薛三元、雷鋒曾輔導過的學生陳雅娟等眾多雷鋒精神傳承人齊聚瀋陽。

    在雷鋒一生留下的兩百多張珍貴照片中,有一張彩色照片的使用頻率特別高。照片中,雷鋒正和一位佩戴紅領巾的小姑娘一起閱讀《解放軍畫報》。“那個小姑娘就是我。”作為雷鋒曾經輔導過的學生,今年67歲的陳雅娟一臉的自豪。

    陳雅娟回憶,1962年大年三十晚上,她帶着整個班級的同學到雷鋒所在的部隊聯歡。聯歡結束後,雷鋒送同學們回家。在路上,雷鋒問大家:“你們長大後都想做什麼呀?”“我要當工程師!”“我要當畫家!”“我想當作家!”大家爭先恐後地回答。最後,她也急不可待地對雷鋒説:“輔導員,部隊要不要女兵啊?要女兵的話,我也想像你一樣去當兵。”

    陳雅娟&&,讓她意想不到的是,自己想當兵的願望被雷鋒一直記在心裏。一次,她到部隊找雷鋒,正趕上瀋陽軍區的宣傳幹事張峻在拍照。雷鋒突然想起來她要當兵的這件事兒,指着正在拍照的宣傳幹事告訴她:“你將來想當兵,就去找這個張叔叔。”記者了解到,1966年,初中畢業的陳雅娟還真就和同學一起來到張峻家要求當兵。她前後兩次找到張峻,軟磨硬泡,就是要當兵。1968年6月17日,19歲的陳雅娟終於被特批入伍。

    瀋陽站是雷鋒做好事中心地點

    記者了解到,在雷鋒短暫的一生中,與瀋陽相關的工作、學習活動時間佔了330多天,可以説瀋陽是一座具有豐富雷鋒資源的城市,雷鋒的成長和雷鋒精神的形成都與瀋陽密不可分。雷鋒參軍不久參加文藝演出、憶苦思甜成名、被評為軍區學毛選積極分子和學習標兵、《雷鋒日記》的首次披露、被特別批准入黨、參加瀋陽軍區首屆團代會、第一次到地方作報告、火車上做大量好事、雨中送大嫂、瀋陽軍區《前進報》首發的長篇通訊《毛主席的好戰士》、首發雷鋒日記以及雷鋒生命的最後5個月,都是在建設瀋陽的施工中度過的。

    “雷鋒班”命名大會和瀋陽軍區慶祝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為雷鋒題詞大會的隆重召開,都是在瀋陽舉行的。而瀋陽站、八一劇場、遼寧省實驗中學、棋盤山雷鋒洞、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北陵軍人俱樂部、蘇家屯八一鋼廠等地都曾留下過雷鋒的足跡,其中,那張最著名的雷鋒手握鋼槍的照片就是在瀋陽軍區政治部北院拍攝的。

    記者了解到,從1960年底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外出作報告,出差的機會多了,他做好事的機會也多了。那時候開始流傳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而做好事的中心地點就是瀋陽站。

    1960年冬季的一天,雷鋒要到某部隊作報告。在瀋陽站準備換車的時候,雷鋒突然發現一群人圍着一個背着小孩的中年女子看,原來這位女子從山東老家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覺得她説的是實話,於是就領着她到了售票處,掏錢買了一張火車票。女子含着眼淚説:“大兄弟,你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單位的?我好給你把錢寄去。”雷鋒説:“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後來,這句在瀋陽站説的話成了婦孺皆知的名言。(作者:白昕、王文良協助採訪)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朋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1181279543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