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否定雷鋒實質上就是蔑視勞動人民

2015年06月23日 08:42:37 來源:中國軍網

    近幾年,在互聯網上出現一些否定雷鋒的雜音,某些人或者吹毛求疵以偏概全,或者歪曲史料顛倒黑白,或者惡意嘲諷詆毀謾罵。如果我們稍加留意便不難發現,這些雜音都具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蔑視雷鋒所代表的勞動人民。

    在否定雷鋒者中,有人蔑視雷鋒所代表的勞動人民在舊中國的苦難身世。雷鋒出身於舊中國湖南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爺爺被地主逼債,貧病交加,悲憤致死;父親在抗日救國戰爭時期被日軍毒打致殘而死;十二歲的哥哥做童工,由於過度疲勞,肺病加重,無錢醫治而死;弟弟活活餓死;母親被地主侮辱而懸梁自盡;雷鋒七歲就成了孤兒,依靠窮鄉親們的照料度日。一九四九年八月家鄉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分了田,上了學。高小畢業後先後幹過鄉政府通信員、湖南望城縣委當公務員、團山湖農場通信員、鞍鋼工人,一九六Ο年一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雷鋒的新生和成長,首先是千千萬萬生活在舊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翻身解放的一個縮影,生動地説明了新舊社會兩重天。然而,某些人卻無視雷鋒在舊社會淪為孤兒的基本事實,對他的血淚家史細節吹毛求疵地提出所謂質疑,對他的苦難童年沒有一絲一毫的同情甚至進行詆毀,而對壓迫雷鋒們的劉文彩和周扒皮之流的封建地主階級則鳴冤叫屈。那些質疑者真應當設身置的捫心自問,如果你們遭遇過雷鋒童年苦難生活的折磨,哪怕只遭遇過其中一小部分,你們還會這樣冷血無情嗎?

    在否定雷鋒者中,有人蔑視雷鋒所代表的勞動人民的社會價值。在社會主義價值觀看來,偉大起於平凡,高尚出於平凡,可貴在於平凡。雷鋒的所有事跡中,既無驚世駭俗的壯舉,也無驚天動地的偉業,他所做的事,每一件都很平凡,他所做的好事,每天都許許多多的普通人在做,體現的是普通勞動人民的社會價值。然而,某些質疑者卻站在勞動人民的對立面蔑視雷鋒的平凡,例如有人把雷鋒和美國的比爾·蓋茨片面相比,用比爾·蓋茨創造的經濟價值來否定雷鋒創造的道德價值,用比爾·蓋茨的個人奮鬥來否定雷鋒的螺絲釘價值,用比爾·蓋茨所代表的少數能人價值來否定雷鋒所代表的勞動大眾價值。還有人借用林語堂的話攻擊雷鋒,胡説什麼“中國有一類人,身處社會最底層卻有着統治階級的思想”,公然蔑視新中國勞動人民的社會地位和權利。這些人根本不懂,在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歷史進程中,雷鋒所代表的勞動人民的社會價值具有更加決定性的作用。共産黨之所以能成功,新中國之所以能建立、鞏固和發展,正是靠的千千萬萬董存瑞、黃繼光、雷鋒式的戰士的無私奉獻。正是這些普通一兵的高度自覺,才可以聚匯涓涓細流,形成對浩浩大愛的追求,孕育出整個中華民族的偉大奮起,也必將給一切蔑視者以有力的回擊。

    在否定雷鋒者中,有人蔑視雷鋒所代表的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眾所周知,雷鋒早在入伍前就是一名勞動模範。他在望城縣工作時就被評為縣委機關的工作模範;在農場成為全縣出名的拖拉機能手;在遼陽弓長嶺嶺焦化廠工作中先後三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五次被評為標兵,十八次被評為紅旗手,榮獲“青年社會主建設積極分子”稱號,在每一個崗位上,代表的是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他大公無私、捨己為人、助人為樂、全心全意為人民做好事,代表的是高尚的奉獻精神。他“吾日三省其身”,每天都面對自己的靈魂,用日記的形式不斷堅持自我反省,加強自身修養;他把時間當作海綿,自強不息,代表的是銳意的進取精神。他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珍惜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粒米、每一點兒油,珍惜一針一絲,把一切能節省的都節省下來。等等,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象徵,它深深根植於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許多都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天然品質,就連美國《時代周刊》也承認“雷鋒精神是中國人民也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然而,某些質疑者或否定雷鋒的螺絲釘精神和品質,或蔑視雷鋒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品質,盲目和片面推崇脫離集體、脫離群眾的西方資産階級個人奮鬥精神,他們這種排斥勞動人民優秀品質的做法,在當代中國是註定要水土不服的。

    在否定雷鋒者中,有人蔑視雷鋒所代表的勞動人民愛黨愛國的真摯情懷。眾所周知,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産黨就沒有雷鋒的新生,正如雷鋒在日記中所抄錄的一首詩歌那樣:“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當年,雷鋒生前所在團的政治處主任劉家樂曾在雷鋒憶苦現場放聲痛哭,因為他有三個弟弟也是在舊社會餓死的,自己手上也有被富農砍了三刀的傷痕。雷鋒的班長薛三元也是一個孤兒,解放後在孤兒院上的學,在參軍前國家給安排的工作。所以,他們都把黨看做是自己的母親。這本來是一種十分真摯的感情,也是新中國所煥發出來的寶貴的民族凝聚力。雷鋒從自己的命運變化中認識到,中國億萬勞動人民只有緊緊地團結在共産黨的周圍抱成團,才能免遭國際資本主義列強及其代理人的奴役,所以他把新社會給予的新生化作動力,知恩圖報,一心跟黨走。他然而,某些人卻把雷鋒説成是愚忠和被“洗腦”的典型,起背後所隱藏的是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否定雷鋒者中,有人蔑視人民群眾對雷鋒精神的強烈呼喚。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就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等重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然而,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實際過程中,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卻沒有跟上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的滯後,使個人物質利益至上成為眾多者的核心價值。當交換成為一種萬能哲學時,一切似乎都可貼上價簽、上架銷售,一切似乎都應該掂量輕重、計較短長,於是雷鋒精神被換算成明碼標價的各種服務。結果致使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等思想不斷滋生蔓延,導致官員失德、商界失信、社會失義、法律失公、家庭失和等問題令人堪憂,致使社會信仰在一定程度上迷失了方向,這正是某些否定雷鋒的言論會有一定市場的原因所在。但當中國人民從廣東小悅悅、達州蔣老太等事件中清醒過來後,人們開始思考生命的價值何在、生活的意義何在,到底什麼是幸福?人們迫切需要一種精神、一股力量,以凝聚人心,來弘揚美德。因此雷鋒被評選為“二十世紀中國十大文化偶像”之一,“新中國100位感動中國人物”之一,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等等。雷鋒精神再次為勞動人民津津樂道,於是出現了雷鋒傳人郭明義、烤羊串的愛心巴郎阿里木、用生命托舉殲—15的羅陽、“最美教師”張麗莉、“綁着”母親上班的孝子陳斌強、主動捐獻器官的小學生何玥、托舉生命的最美媽媽吳菊萍等一個個感動中國人物,在一些人心中所沉睡的勞動人民美德再次被喚醒。雷鋒精神成為時代所需、社會所盼、人民所願,並在新時代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內容更在豐富與深邃。於是最美老師、最美醫生、最美媽媽、最美警察、最美工人……汶川地震、南方冰凍、玉樹地震等災難面前,千千萬萬個雷鋒不斷涌現,我們最終明白,原來雷鋒一刻也未曾離開,他一直就在我們身邊,他就是我們廣大勞動人員中的一員。

    在當代中國的歷史上,雷鋒的名字已經化為永恒,已經成為一種時代精神和勞動人民價值觀的代稱,它的培育來源勞動人民,它的傳承依靠勞動人民,否定雷鋒本質上就是蔑視勞動人民。但那些否定者們遠遠低估了中國勞動人民的辨別能力,輕視了中國勞動人民的精神自覺。毫無疑問,雷鋒精神是不可能被摧毀的,因為歸根結底雷鋒精神來自千千萬萬的勞動人民。

    (作者:瀋陽軍區後勤綜合訓練基地講師 唐朝義)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朋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118127939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