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閱讀

帖文推薦

網搜聚合

更多關於的相關閱讀

服務聚合

登錄入口:
新華網首頁
 
  ·中國民眾期待兩會推動落實“美麗中國”願景 ·懶政還是妙方?——代表委員抨擊“公共管理靠收費”現象 ·政協委員:“美麗中國夢”從衣食住行點滴開始 ·中國駐日大使:中日應避免“擦槍走火”和平解決問題 ·錢利華委員:中國國防政策和軍事戰略高度透明 ·袁隆平側記:80歲的年齡,50歲的身體,30歲的心態 ·李書福委員:應盡快建立健全大氣污染防治標準體系 ·評論:為實現民族夢想而發力——從兩會看中國新走向 ·嫦娥三號下半年發射 中國將實現對地外天體首次軟著陸探測 ·海外人士認為中國兩會努力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中國民眾期待兩會推動落實“美麗中國”願景
2013年03月03日 17:44:06
來源: 新華網
【字號: 】【打印
【糾錯】

  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徐揚 李來房 馬揚)新任全國政協委員宋丹丹一露面就成為媒體焦點。這不光因為她頭上有明星的光環,臉上的口罩也頗為引人注目。但口罩針對的並不是記者,而是霧霾。

  就在全國兩會開幕前幾天,包括北京在內,中國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中東部地區又遭遇了嚴重的霧霾天氣。此間媒體所做的兩會熱點前瞻中,“霧霾壓頂”名列其中。

  2012年,PM2.5是中國的年度熱詞,“空氣質量”成為全國街談巷議的話題。今年以來,土地污染、春節鞭炮該不該禁放以減少空氣污染、企業往地下水排污等話題,受到越來越多中國民眾的關注。

  “發展要消耗環境,但人們卻會越來越重視生活環境的質量。”東北財經大學教授肖興志&&,如何建設“美麗中國”,回應人民群眾對環境改善的期許,將成為新一屆中國政府的重要任務。

  伴隨著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和社會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同時,能源消耗和工業生産等造成的污染給環境帶來了日益嚴峻的壓力。中共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許多民眾&&,全國兩會應為“美麗中國”制定實施的路線圖。

  在中國各大門戶網站上,網民們紛紛提出自己對建設“美麗中國”的期許。網友“灝子”説:“我不知道什麼是美麗中國。但至少天是藍的、水是綠的,空氣是清新的。這些應是政府的工作目標。”

  曾是中國污染最嚴重河流之一的遼河,今年初脫掉了“劣五類水質”的帽子。幾十年治不好的污水河,如今水清岸綠。探究其中的奧秘,一個重要法寶就是政府舍得真金白銀投入,敢於鐵腕治污。

  在遼河遼寧段,2008年起先後關停近300家造紙企業;沿河縣都有了污水處理廠,新增日處理能力315萬噸;5年間各級財政投入超過300億元人民幣。

  “以前河裏又臟又臭,現在野鴨子、野雞成群。去年冬天還來了幾隻天鵝,農民都覺得現在住的是河景房,看的是風景畫。”家住遼河邊上的村民孫軍説,老百姓一開始都不信能治好遼河,沒想到黨和政府真把河治好了。

  專家指出,建設“美麗中國”更重要的是改革和完善幹部考核任用的機制,讓官員從保護好環境中獲得“政績”。這樣,一些高耗能、重污染的項目才無處落地。

  此外,一些網友建議,在全國兩會上對各級政府戴上環保的“緊箍咒”,加強問責機制建設,讓地方政府官員對於沒經過環境評價、環評弄虛作假的項目不敢上、不願上。

  從事環保志願者工作的瀋陽理工大學教授周海翔説,從中央到地方,治理環境的力度逐年在加大,但與民眾的需求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希望全國兩會能夠匯集民智,暢談民願,為‘美麗中國’獻計獻策,制定出新一屆政府環境保護工作的路線圖。”

( 編輯: 劉瓊 )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4869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