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六院院長劉志讓日前向記者介紹,該院正聯合國內核動力相關研究設計單位,開展空間核動力方案論證和關鍵技術研究工作,後續將形成核熱、核電等多種方案,拓展空間任務的適應性。
核熱推進具有比衝(即單位推進劑産生的推力)高、推力大、工作壽命長等優點,是目前人類技術水準所能預見的下一代空間推進係統,也是載人深空探測等大規模深空探測任務的理想動力。
我國發布的《2017—2045年航太運輸係統發展路線圖》指出,2040年前後核動力空間穿梭機將出現重大突破。
劉志讓表示,現役液體火箭發動機屬于化學推進,比衝受限于推進劑自身化學能,難以適應未來載人火星探測和大型星際貨物運輸等任務需求。
核熱火箭發動機通常以氫作為推進劑,採用百兆瓦級以上核反應爐將氫加熱至超高溫度,比衝能達到氫氧發動機的2倍以上,推力理論上可達百噸級。“例如,目前從地球飛到火星大約需要8個月左右,如果採用大推力核動力航太器,能將飛行時間縮短至1個半月。”他説。
不過,空間核動力技術難度極大。據了解,美、蘇均于上世紀50年代進行係統方案、關鍵技術和樣機研究,由于試驗驗證條件、核安全及防護等難題,至今未能獲得真正實用的成果。劉志讓説,核動力係統規模、重量大,配套設施復雜,要將其用于航太,各方麵條件都會受到限制。
還有專家指出,將核動力用于載人飛船,防輻射技術尚待突破,否則其輻射對航太員的影響相當于每天做8次X光檢查。(記者 付毅飛)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