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一個“愛心冰櫃”能測出道德?
2019-07-31 08:54:43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最近,杭州某商場門前一個“愛心冰櫃”引發關注:它免費提供礦泉水和棒冰,專供環衛工人、外賣小哥等高溫戶外工作人群。但有媒體發現,一些路人也在隨意取用,甚至有父母慫恿自家孩子去拿,由此發出“人心不古”的慨嘆。

  這些年,類似“愛心冰櫃”這類公益創意在很多城市都有出現,但運行情況不盡相同。比如,都是冰櫃零食櫃,有人偷偷往外拿,也有人悄悄往裏放;都是雨傘借用,有的越來越破,有的越來越新;還有公交自助找零、深夜低價食堂等等莫不如此。世間萬象人間百態,負面行為固然有,但正能量、暖人心的現象也非常普遍。因此,僅就某個冰櫃、某處傘架被拿空之類説事,實有一葉障目之嫌。

  平心而論,這種公益項目之所以容易受到關注,很大程度就在於其背後承載了太多期許。一聽説愛心用品變多了,就忙不迭盛讚“人心向善”;一看到一些人行為不當,又斷言“素質堪憂”。極易兩極分化的道德評判,恰恰説明兩種結論都不全面。而很多愛心項目因為偏好採用“無人”模式,被當成了道德測試場,因個別人的個別行為而否定大多數,也很容易讓公益項目失焦變味。

  如今輿論場上人人都有麥克風,同樣一件事情,因為觀察角度的不同、曝光率的多寡、剪裁手法的輕重等差異,大家的觀感和評價大不相同。當此之時,更應強調凡事就事論事,而不是動輒上綱上線、人身攻擊。“愛心冰櫃”的冷飲被順走,是運營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與其説揭示了人性,不如説是一種提醒:要將好事做好,需要更科學的管理和維護。

  真實的社會複雜多元,多解決實際問題,以溫暖推進溫暖,以善意激活善意,我們的社會終將越來越美好。(田聞之)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可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合肥:戲水享清涼
合肥:戲水享清涼
高溫下的勞動者
高溫下的勞動者
上海:博物館奇妙“夜”
上海:博物館奇妙“夜”
大熊貓過生日
大熊貓過生日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7641124818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