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為首發失敗的中國民營火箭喝彩
2018-10-31 09:24:29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10月27日16時,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伴隨著指揮部的“點火”密碼,中國首枚民營運載火箭“朱雀一號”在轟鳴聲中騰空而起。遺憾的是,火箭發射後三級工作出現異常,所搭載衛星最終未能入軌。“飛天”任務雖然失利,但輿論場上點讚聲依然不絕于耳,無數網友暖心留言“向敢于吃螃蟹的人致敬”!

  作為中國首枚民營運載火箭,“朱雀一號”開創了先河。對于一家商業火箭公司來説,入軌發射才是市場的入場券,此前國內亦不乏嘗試,“雙曲線一號S”首飛拉開序幕,“重慶兩江之星”標注自主創新高度,但它們仍局限于“亞軌道發射”。這一次“朱雀騰飛”,是中國民營企業首次將衛星直接送往太陽同步軌道的突破性嘗試,可謂嚴格意義上的火箭發射。正如有媒體評論的:“朱雀”一小步,民營火箭一大步。這種“從0到1”的首創意義,顯然比一時成敗更值得大書特書。

  眾所周知,航太是一個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的領域,縱使美俄這樣的老牌航太強國,火箭發射中也多次折戟。對于資金實力、科研能力、人才儲備與“國家隊”相去甚遠的民營企業而言,想發射火箭特別是實現入軌發射殊為不易。就拿大名鼎鼎的SpaceX來説,“獵鷹9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後整個世界為之轟動,但鮮有人知的是,此前一年內,馬斯克已經連續4次發射失敗,SpaceX一度瀕于破産邊緣。不論任何領域想求得突破,能承受多大失敗才能走向多遠未來。這個意義上,“朱雀折翅”僅是中國商業航太發展大篇章的一個“逗號”。

  透過這場試驗,我們還能看到尖端科技的商業化未來。很多人覺得航太事業與自己很遠,其實商業航太與我們的生活很近,市場前景也異常廣闊。有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航太産業總額為3293億美元,其中商業市場收入佔比高達77%。眼下,在航太發射領域增加商業元素、引入私營公司,成為一些發達國家的重要發展方向,SpaceX、藍色起源等更是成為行業領頭羊。相較之下,中國商業航太才剛剛起步,在市場化運作方面與發達國家仍存有不小差距。差距是短板,也是動力,迎頭趕上,“民間隊”一定會成為中國航太事業的有益補充。

  曾幾何時,面對美國私人火箭的一騎絕塵,中國網友羨慕地發問“中國版的SpaceX何時才能上天?”“朱雀”一躍,留下了歷史性的380秒,更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尖端科技商業化的星辰大海。這些年,中國科技創新大潮涌動,核心技術頻頻突破,正如藍箭航太CEO張昌武在今年4月首屆中國航太大會上所説,現在是發展民營火箭“最好的時代”。對于民營企業來説,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砥礪前行,更多“朱雀”將一飛衝天。(范榮)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馬若虎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美在金秋
美在金秋
瑞士拉沃之秋
瑞士拉沃之秋
災後塞班
災後塞班
香糯飄香大苗山
香糯飄香大苗山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3638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