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泉”的形成,有賴於濟南的地勢結構。
國慶節前,有網友發微博質疑“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稱在濟南趵突泉邊看到水泵和變電箱,質疑濟南趵突泉的噴涌是人工造假,還稱在園內聽到了水泵的聲音。該微博內容被不少人轉發。近日,趵突泉景區工作人員及附近居民,紛紛“護泉”,&&趵突泉噴涌屬自然現象。景區方面回應稱,“水泵主要是給景區內的綠植澆灌以及對地面進行清潔。如此小功率的水泵,不可能形成那麼高的水柱。”
坦白講,在許多溫泉景區都是用鍋爐燒水、大量倣古建築拔地而起並成為熱門景區的當下,對一些地方造“假古跡”、“假現象”加以質疑很正常。但是,質疑景區造假現象不能見風就是雨,要有能夠説服人的合理依據。
趵突泉,自宋元時代就是鴻儒們游玩聚集之地,是康熙、乾隆等皇帝多次臨駕之地,也早已聞名於古今中外。形成“泉源上奮,水涌若輪”的勝景,有其自然和地理因素。泉城濟南,南高北低,南部山區為泰山北麓余脈。在地質構造上,南部山區延伸向北為平緩單斜構造,加之濟南以及南部山區地下形成的大量溶溝、溶孔,濟南城下是真正的“暗流涌動”。更加上,濟南多個方向都存在斷裂層,地下泉水來到濟南只能於石隙中噴出,形成了著名的“七十二泉”。
清末小説家劉鶚在《老殘游記》中曾描述過這樣的場景,“到了濟南府,進得城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比那江南風景,覺得更為有趣。”在濟南老一輩人的口述中,在趵突泉、剪子巷、王府池子周邊,隨手搬起一塊石板,可能就發現有泉水涌出。這些景象的形成,都有賴於濟南的地勢結構。同時,根據濟南近期的降水情況看,趵突泉也將在未來很長時間內保持高質量的噴涌狀態。
從濟南水系來看,發源於濟南城區直接入渤海的小清河,水源正是以趵突泉為代表的濟南泉水。如果泉水系水泵造假,可能能形成幾個泉眼的噴涌,但斷然不會形成龐大的、且有航運能力的小清河水系。
從常理來講,如果趵突泉果真造假了,為什麼還要把水泵、變電箱放到讓游客看到的地方呢?找一間隱蔽的房子,或者直接放到地下,豈不是更“完美”?在歷史上,受上游降水減少影響,趵突泉也出現多次停噴現象,最近的一次是在2003年。
質疑精神是可貴的,但質疑之前,也不妨對濟南的地勢結構有所了解。否則,引發的一系列調侃,不僅會傷害濟南市民們對家鄉的自豪感,損害濟南的旅游形象,對游客也會有所誤導。
趵突泉景區及相關部門,面對這種質疑,可以通過許多新穎的形式進行回應和釋疑解惑。一者,可以通過一些直播或短視頻&&,為網友們展示水泵斷電後仍然呈現泉水噴涌的景象;二者,景區裏、網絡媒體上也要加大對於濟南泉水形成原因的“科普”。畢竟,真正的“網紅”,也經受得起各種質疑。(王傳濤)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