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數字賦能為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裝上“加速器”
2020-11-29 18:22:4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北京11月29日電 題:數字賦能為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裝上“加速器”

  新華社記者余俊傑、陳愛平

  文化和旅遊部日前發布數字文化産業發展意見,促進産業提質升級,激發文化消費潛力,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和國家文化軟實力。

  業界分析,受益于數字賦能,我國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裝上“加速器”,文化産業“蛋糕”正越做越大。在此過程中,既應關注科技,更應把握導向和內涵。

  為文化産業裝上高品質發展“加速器”

  這份《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意見》提出,要促進文化産業與數字經濟、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擴大優質數字文化産品供給,積極融入“雙迴圈”新發展格局。

  北京電影學院副校長孫立軍分析,意見一方面強調堅持正確導向,提升作品思想文化內涵,充分發掘文化資源,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另一方面強調重視科技發展對文化産業的賦能效應,伴隨信息技術的發展與革新,創作者應積極運用新技術,借力産業科技創新成果,推動內容、模式、業態和場景創新。

  意見規劃的目標是,到2025年,培育20家創新能力強、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領軍企業,打造5個引領數字文化産業發展的産業集群,引領我國文化産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準明顯提高,形成新動能主導産業發展的新格局。

  創圖科技創始人、董事長李欣説,發展平臺經濟、激發數據資源要素潛力等政策舉措,將為文化産業發展裝上“加速器”,體現了共用、開放、創新的發展理念,將吸引更多市場主體參與進來。

  據了解,我國已有多個省市出臺措施,促進文化和旅遊、金融、科技等領域深度融合。上海印發的《上海線上新文旅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提出,依托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培育具有智能交互特徵的文旅新業態、新模式。

  供需兩旺 數字文化“蛋糕”越做越大

  文化和旅遊部産業發展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數字文化産品具有傳播網絡化、消費個性化等特點,符合年輕人消費習慣,隨著數字技術的廣泛普及和網民付費習慣的養成,數字文化産品的消費潛力和市場價值將得到進一步釋放。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準提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速,文化、旅遊、通信等行業進一步深度融合,數字文化産業正呈現供需兩旺特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文化新業態特徵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1293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2%。

  據中國聯通集團文化旅遊行業總經理李玲分析,更多的科技型企業正積極加入到文旅産業數字化進程中,推動文旅産業創新。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中國聯通推出了“5G+AR”文物修復助手、“5G+VR”全景直播等多項應用;疫情期間,“5G文旅互動直播”為100余個景區和文博館搭建了雲遊景區、雲遊博物館,豐富宅在家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事實上,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4億,互聯網普及率67%,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將為數字文化産業進一步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文化資源“活化”重科技更要重內涵

  中國旅遊研究院報告顯示,有過半受訪者認為“文化消費能提高人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比衣食住行更重要”。如何為老百姓“烹制”更高品質的“文化大餐”?

  業界認為,以數字科技“活化”文化資源,一方面應積極運用超高清視頻、5G、VR/AR、人工智慧等數字技術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開發和保護,一方面更應豐富文化創新産品的內涵,推動文化和科技創新協同前進。

  在水墨動畫片《秋實》制作中,創作人員引入了超高清8K分辨率、高幀率技術,在保證畫面細節與色彩的精度與明度,讓動畫片角色在高動態鏡頭中仍然保持著自然、逼真形態的同時,也讓觀眾能感受到中國水墨畫虛實結合的意境和魅力。

  主創人員之一、盛世順景文化傳媒公司總經理張春景認為,與國外動畫制作技術相比,目前國內的技術並沒有太大差距,甚至在8K、水墨畫方面有更多創新引領。“競爭的關鍵,在于講故事的方式與劇本內容創作。市場需要一係列既具有民族特色,又能夠得到市場認可,並且可以反哺文化産業良性迴圈發展的優質作品。”他説。

  孫立軍認為,既要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基因,又要賦予其全新的文化內涵。“對中國傳統精神文化內核的挖掘,恰恰是我們從文化産業‘高原’進一步爬上‘高峰’,提升文藝作品國民認同度和海外認知度的關鍵所在。”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載入更多
國際·一周看天下
國際·一周看天下
初冬時節景如畫
初冬時節景如畫
賞雪
賞雪
長春:“凍城”美景
長春:“凍城”美景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8112680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