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記者手記:青藏高原上的“江淮人家”
2020-10-26 16:24:3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蘭州10月26日電 題:記者手記:青藏高原上的“江淮人家”

  新華社記者胡偉傑

  裹挾著深秋的細雨,我們來到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冶力關山腳下。在這裏,坐落著一片白墻黛瓦的徽派風格院落。李紅平的家就在其中。

  濛濛秋雨敲打著房檐上的青磚,池溝河的潺潺水聲從遠方傳來,雨霧混雜著山間清爽的空氣。信步走進村落,使人誤覺來到江南雨巷的最深處,而忘記這裏是青藏高原。

  “別看現在風景好,以前在山上的苦日子你不知道哩。”李紅平給我遞上一顆家裏種的啤特果,我咬開青綠色的果皮,一股酸甜的氣味瞬間充斥在唇齒之間。

  李紅平家原來住在臨潭縣冶力關鎮池溝村尕後山社。尕後山社位于池溝河沿岸的大山裏,這裏土地貧瘠,交通落後,村裏人一年下不了幾次山。

  小時候的艱難求學路讓李紅平最難忘懷。下山去村裏的小學一般要走一個半小時山路。早上7點上課,他五點半就得從家裏出發。冬天村外的土路黑黢黢的,只能借著點月光趕路。下到溝裏,兩邊更是山石嶙峋,月光都被遮擋起來。這時,必須點起火把才能通行。

  “為啥沒有手電筒?”“家裏窮,買了手電筒也買不起電池。”李紅平尷尬地笑著。

  李紅平出生于1990年,今年剛剛30歲。作為“90後”,小時候他仍體驗過吃不飽的感覺。“家裏天天苞谷面,一年吃不了幾回肉,過年一小包焦糖我爸就能吊我一星期。”

  2015年,脫貧攻堅的春風吹到了尕後山社,全村20戶人都通過易地扶貧搬遷下了山,他們在山下沿河的開闊處都有了自家的院子。

  池溝村毗鄰冶力關大景區,為了打造旅遊配套産業,讓搬下山的群眾穩得住,並通過發展農家樂吸引遊客致富,政府統一修建徽派建築風格的院落,打造“山水冶力關”這張亮麗名片,讓全國各地遊客不僅為冶力關的山水所傾倒,也能流連于具有江南氣韻的池溝村街頭巷尾。

  李紅平將自家院子收拾幹凈,騰出5間客房,並跟著App上的菜譜學做菜。今年7、8兩個月他家靠農家樂純收入就超過1.5萬元。

  山上的一部分土地被用作退耕還林,李紅平免費分得了一些果樹苗子,他在地裏種上了啤特果樹、杏樹、李子樹等等。

  山上的産業沒丟,山下開起農家樂,旅遊旺季李紅平忙得團團轉。淡季他就出門打工,補貼家用。家裏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談起變化,李紅平直擺手:“現在已經很滿足。”

  但李紅平的心裏仍憋足了勁。搬下山後,身邊老鄰居、朋友們的日子都越過越好,有的人致富的速度比他快,他感到心急,“不想落在人後面。”

  李紅平有兩個孩子,大女兒今年7歲,已經上了小學。女兒現在再也不需要走一個半小時山路,村小學就在家門口,上學只需5分鐘。冬天清晨,村裏的路燈徹夜明亮,孩子上學不需要手電筒,也不用再點火把。“我很羨慕現在的孩子,他們不用吃我們當年的苦。”

  這幾年,池溝村每人平均純收入從2011年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2019年的11400元,李紅平家也在去年脫貧摘帽。整個村子更是被評為中國鄉村旅遊模范村。今年,村子投入2000萬元資金對旅遊基礎設施進一步提升改造。

  臨別時,李紅平非給我裝了幾個啤特果讓我路上吃。“小時候我特別喜歡吃這東西,但是家裏很少,現在種了幾畝地,再也不愁沒得吃了。”

  臨潭縣與江淮地區的聯繫還有一段歷史佳話。據《臨潭縣志》記載,明初,洮州反叛初定,朝廷從南京、安徽等地遷移百姓前來屯田戍邊。這也是臨潭縣打造“江淮遺風”的由來。

  如今,這顆遺落在青藏高原東緣的“江淮”明珠,正在熠熠閃光。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麗芳
載入更多
天山腳下稻花香
天山腳下稻花香
金秋菊花香
金秋菊花香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326112665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