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綜述:放眼大灣區,再創新輝煌——香港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正逢其時
2020-10-18 15:08:2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香港10月18日電 題:放眼大灣區,再創新輝煌——香港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正逢其時

  新華社記者周文其、朱宇軒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積極作為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被提升至新的戰略高度。與此同時,香港國安法實施逾百日,社會正逐步重回正軌,利用大灣區發展的重大機遇再次出發,正是香港當前的首要任務。

  這也是香港解決自身長期積累問題的難得契機。中央已為新時代“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指明方向,在國家戰略的引導下,香港應當緊抓機遇、深化合作、銳意開拓,以實際作為重新綻放東方之珠的靚麗風採。

  港深合作 共啟大灣區引擎

  2020年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關鍵一年。從深圳放眼大灣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等建設不斷推進,深圳作為大灣區引擎的功能不斷增加。

  在最新印發的《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中,國家進一步要求深圳“增強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核心引擎功能,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吳宏斌表示,在香港、澳門、廣州、深圳這四個大灣區中心城市之間,深港合作尤其令人矚目。隨著深圳被委以“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角色,相信兩地將繼續深化合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繪就的美好願景早日實現。

  建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目標,香港與深圳正為實現這一目標不斷努力。在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看來,港深在科創領域的合作已持續較長時間,合作程度也不斷深入。例如,兩地政府合作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與毗鄰的“深方科創園區”發展,已取得不少成果。

  對于深港科研合作前景,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信心滿滿:“香港高校具有較強的基礎研究能力,低稅制等優勢有利于吸引全球人才。深圳則有一批享譽全球的高科技公司,市場空間廣闊。兩地未來可以攜手發展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推動大灣區建成全球科技創新高地。”

  推動三地經濟運作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也是大灣區建設的重點。去年以來,從放寬香港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置業要求,入境澳臺居民在內地參加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中央政府出臺的多項措施,讓港澳居民更方便地在內地工作生活。

  深圳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説,前海是制度創新的先行示范區。例如,“港人港稅”就是在這裏先行先試,而後推廣至大灣區內地城市。未來,前海將繼續積極開展有關試點,為三地融合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破除障礙 推動各類要素便捷流動

  31歲的香港青年陳曉鋒是一名扎根粵港澳大灣區的移動互聯網創業者。為幫助更多香港青年實現創業夢想,他在深圳陸續搭建了多個孵化平臺,專為在內地創業的香港公司提供孵化服務,目前已吸引了超過20家香港初創公司入駐。

  為了開拓事業,他在今年又向深圳前海粵港澳青年創業區提出了入駐申請,希望在園區內搭建一個專為香港青年服務的創業空間。“我們會利用好前海這個平臺,為香港青年提供更好的服務。”陳曉鋒説。

  陳曉鋒的故事正是大灣區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以來,大灣區這片面積5.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7000萬的熱土正呈現出一派蓬勃生機。

  蓮塘/香園圍口岸正式啟用,廣清城際軌道交通清遠至廣東省職教城段開工,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政策框架公布,大灣區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加速……在一係列重大工程及政策措施的推動下,粵港澳三地人員、物資、資訊、資金的流動變得更為快捷順暢。

  面向未來,粵港澳三地仍將繼續致力于促進各類要素高效便捷流動。香港運輸研究學會會員熊永達指出,加快大灣區內城際鐵路建設將對區內經濟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若香港要與內地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可與深圳探討建設連接兩地機場的交通設施,共同拓展航空市場。

  香港特區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思榮認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內交通網絡日益完善,區內人員、貨運流通將更加便捷,有助于帶動區內經濟發展。

  香港特區行政會議成員任志剛就粵港澳大灣區在金融領域的互聯互通給出建議。他認為,可以在大灣區內探索推動“五通”,以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發展。

  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到內地學習、就業、生活也是大灣區建設的重點。在2019至2020學年,特區政府教育局首次舉辦面向中小學生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探索之旅”,推動學生認識香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各自的優勢和機遇。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理事丁江浩認為,特區政府一方面應當創造更多交流機會,另一方面可與內地探討解決部分行業專業資格缺乏兩地互認的問題,從而推動更多香港年輕人到內地工作生活,增強他們對祖國的向心力。

  融入大灣區 豐富“一國兩制”新實踐

  香港國安法實施已逾百日,廣大市民的合法權利得到保障,社會秩序逐漸恢復,各界對于香港長治久安的信心日益堅定,經濟民生日漸展現新生機。

  “要想把握好再出發的契機,香港必須更積極地投身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説。

  受此前“黑暴”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香港經濟發展面臨一定挑戰。據特區政府預測,2020年香港的經濟增速將為-6%至-8%。

  對此,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特區政府的支援措施可以協助企業渡過難關,但更重要的是盡快讓經濟復蘇。只要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參與大灣區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香港肯定可以恢復經濟增長的動力。

  投身大灣區建設有利于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説,大灣區內地城市經濟發展強勁,尤其創科和先進制造業充滿活力,對金融服務的需求自然會大。大灣區還為香港業界提供了一個人口比香港大數倍且正在快速富裕的市場。這些都將為香港金融服務業下一輪的發展提供支撐。

  吳秋北説,在參與大灣區建設過程中,香港也能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更好地破解自身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目前,國際社會依然看好香港的未來。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在6月表示,維持香港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為“AA+”,評級展望維持“穩定”。在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中,香港總排名為全球第5位,較3月的排名上升一位。

  多位受訪人士均強調,未來香港只有運用好“一國兩制”這一最大的優勢、國家改革開放這一最大的舞臺,才能創造新的輝煌,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

【糾錯】 責任編輯: 林經緯
載入更多
天山腳下稻花香
天山腳下稻花香
金秋菊花香
金秋菊花香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625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