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讓醫食住行更便捷,領略“金融科技”的魅力
2020-09-24 21:28:3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上海9月24日電(記者桑彤 程思琪)幾分鐘開通“醫保電子憑證”並完成挂號、進口冷鏈食品可掃碼溯源、憑信用積分可免押金住酒店……當技術不斷發展,金融科技正令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讓用戶體驗到“管家式服務”。

  醫保服務:從“卡時代”邁入“碼時代”

  最近,上海人看病就醫的體驗正在發生變化,上海公立醫院“憑碼就醫”功能正式上線運營。

  市民張女士日前就醫忘帶醫保卡,幸運的是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張女士花了幾分鐘就開通了“醫保電子憑證”並完成挂號。挂號不排隊、化驗付錢不排隊、買藥付錢不排隊,這三個環節加起來節約了不少時間。對此,張女士開心不已。

  據悉,上海“醫保電子憑證”已于8月底實現了全市公立醫療機構全覆蓋。上海市民通過手機線上申領“隨申碼·醫保”中的“醫保電子憑證”,就可實現掃碼挂號、脫卡支付。

  此外,在上海,近來逐漸興起的互聯網醫院,依托“隨申辦”統一受理平臺的統一總客服、統一身份認證、統一物流和統一支付的“一梁四柱”技術後臺支撐,基于“隨申碼·醫保”的後臺比對核驗,患者足不出戶即可實現網上復診、醫保結算。

  “醫保電子憑證”的背後,金融科技的力量不可或缺。“它是由國家醫保資訊平臺統一簽發的,通過將授權的‘醫保電子憑證’與‘隨申辦’數據相接,使得就診患者的唯一身份標識得以識別。同時,通過採用加密演算法形成電子標識的方式,可使係統具備安全可靠、認證唯一的特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資訊科張雄介紹。

  冷鏈食品:只需掃碼就可瀏覽“個人檔案”

  近來,在一些市場,進口三文魚多了一個“身份證”,只需掃碼就可以瀏覽産品的“個人檔案”,包括生産日期、進口地等。

  為防止新冠肺炎病毒可能通過冷鏈運輸的畜禽肉、水産品及其外包裝等物品傳播蔓延,浙江近日規定,2020年5月1日後進口的增量冷鏈食品,必須在産品外包裝上加貼“冷鏈食品溯源碼”;食品生産經營者應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進行進貨查驗,並在産品入庫出庫時通過“浙冷鏈”係統進行資訊錄入、賦碼和掃碼。對此前進口的存量冷鏈食品,要實行備案管理,並鼓勵食品生産經營者進行賦碼、掃碼。

  賦碼、掃碼的背後依靠區塊鏈技術,在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時,基于區塊鏈的溯源體係可以追蹤到每一環節,市場監管部門更容易掌握食品流向,精準召回不合格批次産品,避免下架所有同類産品,提升企業業務效率。

  先住後付:信用免押助力酒店住宿業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同時,住宿業正通過自身努力推動行業復蘇。

  7月,多家酒店集團及民宿聯手芝麻信用推出“隨心住”服務,通過“0元信用預售”方式,為顧客提供兼具折扣和靈活性的住宿産品,以集聚人氣、提升入住率。

  9月1日,洲際酒店集團大中華區旗下超過400家酒店全面接入芝麻“信用住”體係,成為中國市場首家全面與芝麻信用合作的國際酒店集團。芝麻分600分及以上住客預訂入住上述酒店時,可享受“0元預訂,0元押金,0秒退房”便利。

  信用免押降低了社會信任成本,提高了社會效率。“酒店行業在很多人看來還屬傳統行業。但在引入‘信用住’模式後,不僅消費者能夠節約更多時間與經濟成本,對我們商家來説人員配置效率也得到很大提高。”北京首旅酒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説。

  地鐵出行:長三角“通票”自動秒結

  自2018年12月1日,第一張長三角地鐵“通票”在上海、杭州、寧波三地誕生後,長三角交通一體化的大圖逐漸展開。如今,上海、杭州、寧波、溫州、合肥、南京、蘇州、無錫、徐州等地已全線實現一票乘車。

  傳統的點對點模式具有快速互通優勢,但伴隨著接入的城市增多,城市之間點對點對接係統後臺、相互對賬與資金清結算的成本與復雜度越來越高。而區塊鏈的應用,使城市之間的地鐵票務結算實時完成,實現自動秒級結算。在保障各個城市二維碼票務體係整體性不受破壞的同時,區塊鏈還確保了資訊的透明與共用,保障了數據資産權益,讓各城市軌交公司建立信任、達成共識的成本大幅下降。

  從傳統的點對點模式,到應用區塊鏈的網狀模式上線,互聯互通不止是“通票”的擴容,這背後是以區塊鏈技術為代表的創新科技的成功實踐。它改變了人們出行必須每城單獨購票的模式,是中國智慧交通的創新。

【糾錯】 責任編輯: 詹婧
載入更多
新疆旅遊業“回暖” 阿勒泰秋季旅遊升溫加速
新疆旅遊業“回暖” 阿勒泰秋季旅遊升溫加速
月亮山梯田搶秋收
月亮山梯田搶秋收
秋日黃河美
秋日黃河美
綠色墨脫
綠色墨脫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537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