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蛇島探秘:“守蛇人”堅守40年為蝮蛇“安家”
2020-08-05 17:10:0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瀋陽8月5日電(記者于力 蔡擁軍 崔師豪)在金庸小説《鹿鼎記》中,遼東神龍島上毒蛇叢生。有人猜測位于遼東半島附近的大連蛇島是神龍島的原型。

  大連蛇島不大,面積僅0.73平方公里。小島上生存著2萬條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蛇類——蛇島蝮蛇。

  “蛇島形成過程中,經歷了幾次海退海進,時而和大陸相連,時而分開,島上的動物大量滅絕,慢慢地島上能看到的,就只有善于忍饑挨餓的蝮蛇和會飛的候鳥了。”和蛇島打了38年交道的孫立新説。

  61歲的孫立新退休前是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綽號“蛇島島主”。

  站在蛇島上遠遠能看到老鐵山的影子,在東北亞大陸候鳥遷徙的路線上,大連的蛇島、老鐵山地區是它們的必經之地,而候鳥正是蛇島蝮蛇主要的食物來源,“可以説,候鳥的多少直接影響著蛇島蝮蛇的數量,這是一條生物鏈。”孫立新説。

  夏天登上蛇島,其實是很難看到蛇的,因為它除了冬眠還要夏眠。管理局科研科科長王小平常年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從茂密的樹叢中一下抓起一條一動不動趴在樹枝上,身體顏色和樹枝一樣的蝮蛇。“你看蛇的眼睛和鼻孔間有一個洞,這個洞稱為頰窩,它就像紅外線探測儀,能夠在十分之一秒內分辨出千分之三攝氏度的溫度變化,還能判斷發熱物體的遠近和大小。蛇的視力聽力都不好,就是靠這個特殊器官來捕食的。”

  王小平介紹説,蝮蛇的生存能力特別強,一年只吃“兩頓飯”,春秋兩季遷徙的候鳥路過蛇島,短暫停留時,就是它們為一年補充能量的時候。

  蝮蛇的這種平靜生活從人類踏上島嶼後就被打破了,它們面臨著各種生死考驗。

  民間謠傳用蛇泡酒能治病,20世紀60至70年代,蛇島因無人管理,濫捕濫獵,周邊經營蛇酒生意的現象一度較為普遍。

  1980年,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1982年,全島進行了蛇島蝮蛇種群數量調查,種群數量僅有9000余條。“蛇島蝮蛇種群數量降到有歷史記錄以來最低,保護蝮蛇,迫在眉睫。”王小平説。

  保護區成立後,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對蛇島及其附近海域實施封閉式保護管理。為了保護蛇島生態環境,他們輪流長年住在島上。“島主”孫立新有一年在島上待了240多天。“現在條件比以前強多了,80年代的守島生活又苦又寂寞!”孫立新説,晚上廣播電臺播放的文藝節目是當時他們唯一的娛樂。

  管理局辦公室主任王立平告訴記者,為了保護好蛇島蝮蛇,工作人員在島上擔當起了“守蛇人”角色。記者今年春季曾跟隨工作人員到蛇島參與蛇島蝮蛇種群數量調查,工作人員抓住一條蛇後,用彩筆在其背部涂上顏色然後放掉,在調查表中記錄這條蛇的年齡、環境、捕食、配對情況等。“要想保護好蝮蛇,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數,知道它們的數量,居住地方,生活習性。”

  一條蛇一年要吃七八只鳥才能進行正常的繁衍,吃兩三只只能維持生命。為了讓蛇島蝮蛇能吃飽,提高他們的生存能力,守蛇人想了很多辦法。“我們曾經試著在蛇島上投放人工飼養的鳥類。還投放過小雞,但不知道為什麼蝮蛇只是咬死它們,不吃下去。後來我們擔心人工喂食的方法,會改變蛇島蝮蛇的習性,便放棄了人工喂食。”

  除了管吃外,還要管喝。保護區建立初期蛇島連口水井都沒有,蝮蛇靠喝雨水或露水為生。有一年蛇島三個月沒有下雨,一萬多條蝮蛇面臨生命危險。守蛇人買了800多個水盆,用巡邏船一趟又一趟地從大陸運往蛇島,幾乎全島的蛇都出洞喝水,場面之壯觀令人驚嘆。

  “有時不光蛇喝不上水,我們也吃不上水。”孫立新回憶説,當海上風浪太大,補給運輸上不來,守蛇人沒有淡水吃就只能忍著,“有一次實在受不了了,就用海水煮飯,結果又鹹又澀,難吃死了。”

  除了在生活上照顧蝮蛇,守蛇人還要扮演醫生的角色。由于蛇島蝮蛇以吃鳥為生,進食時蛇嘴經常會被尖銳的鳥喙劃傷,口腔發炎的蛇張不開嘴,進不了食,只能等死。守蛇人這時就得去抓住它們,掰開蛇嘴,涂上紫藥水為它們治療。

  40年來,蛇島蝮蛇種群數量從9000余條上升到近2萬條,如何讓具有較高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蛇島蝮蛇更好更長久地生存下去?守蛇人有共同的想法:保護蝮蛇的關鍵在于保護鳥類,沒有了候鳥,蛇島蝮蛇便會危在旦夕。所以要維護生態平衡,守蛇護鳥一起幹。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笑冬
載入更多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非遺入校園 假期亦快樂
非遺入校園 假期亦快樂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彗星與巨石陣
彗星與巨石陣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91126329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