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花果村裏“檸檬綠” 香山村中“茱萸紅”——陜西安康漢濱區“萬企幫萬村”工作見聞
2019-12-10 19:00:4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西安12月10日電  題:花果村裏“檸檬綠” 香山村中“茱萸紅”——陜西安康漢濱區“萬企幫萬村”工作見聞

  新華社記者薛天

  “花果山上無花果,漢江河邊白流汗”,曾是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石梯鎮花果村的真實寫照。這裏山大溝深,交通不便,資訊閉塞,很多群眾世代貧困。

  像這樣的貧困村,漢濱區原有231個。這裏是陜西省貧困程度最深、貧困人口最多的地區。數據顯示,漢濱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1579戶202416人,是陜西省唯一的一個貧困人口超過10萬人的縣區。

  “地處國內最大的富硒土壤區,我們的農産品其實並不差。但種什麼、怎麼種、種了往哪賣?一直是困惑當地群眾的棘手問題。”漢濱區委書記王孝成説,“農民離市場遠了,離貧困就近了。當務之急,是要讓有辦法、有銷路的當地企業和貧困村結對子,鼓勵企業家為農産品對接市場搭梯子。”

  單絲不成線,獨木難成林。産業要發展,僅靠政府還不夠。為此,漢濱區積極響應全國工商聯“萬企幫萬村”助力脫貧攻堅活動的號召,調動區內各企業積極性,鼓勵他們加入扶貧工作第一線。

  安康市綠景公司的負責人李建成愛喝茶,他幫扶的瀛湖鎮沙溝村雖深度貧困,卻有當地最優質的茶樹,能産出品相口味極佳的富硒綠茶。

  “雖説酒香不怕巷子深,但這麼好的茶葉藏在深山無人知,歸根結底是缺市場的領路人。我的目標是把這些茶樹變成深山裏的搖錢樹,一方面為群眾脫貧,一方面為自己的企業增收。”李建成説。

  為此,李建成先後投資了2000余萬元,流轉了瀛湖鎮沙溝、桂花、新建、河東、火星、橋興6個村1萬余畝山地,並建起了輻射這些茶園的茶葉加工廠,通過積極對接市場,茶葉銷路廣闊,産值不斷提升,帶動了附近721戶2106名群眾脫貧。

  在漢濱區流水鎮的香山村,漫山遍野的茱萸果實,宛若挂在枝頭的“紅寶石”。前幾年,在當地政府號召下,幾位企業家選擇回鄉創業,圍繞地方産業特色建起茱萸種植基地。

  貧困戶馬金良搖身一變,成了園區工人。“土地流轉費,每年上千元,園區打打工,一天還有120元的勞務費,年底公司還要給我們按照股本分紅,這都是以往想也不敢想的好事。”馬金良説,據了解,香山村僅剩的90余戶貧困戶都在茱萸園區務工,隨著茱萸豐收,近期就可實現全部脫貧。

  在江北街辦,陽晨牧業公司通過發展“畜、沼、園”低碳迴圈經濟産業體係,承擔著30個村1050戶4225人的扶貧任務;在雙龍鎮,漢水韻茶葉公司與農戶互助式發展,成就了“陜茶1號”現代農業品牌;在流水鎮,流水商會重點做好企業、産業、幫扶對象“三落實”,幫扶對象每人平均增收3000元……

  曾經“無花果”的花果村,也變得名副其實了。當地企業家楊龍把檸檬樹種上“花果山”,2017年整理山地、2018年栽苗試種,2019年陸續挂果,未來有望實現畝産萬斤。按每斤3元平均價計算,預計每畝産值達3萬元以上。

  2016年至今,漢濱區先後有247家企業與231個貧困村結成“親戚”。三年多的時間裏,這些企業通過土地入股、訂單銷售、進園務工、扶貧資金入股等形式,實現了企業結對幫扶貧困村全覆蓋,用“結對子”“搭梯子”的方式,已解決漢濱區貧困人口就業11037人,手拉手幫助2萬余名貧困群眾走上了致富路。

  “未來,我們還將繼續發揮區內企業的資金、技術、資源、人才優勢,打通脫貧攻堅的各個環節,通過提升‘造血’功能,推進企業真扶貧、受助對象真受益。”漢濱區工商聯主席馬婷婷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周楚卿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中國彩燈節在莫斯科開幕
中國彩燈節在莫斯科開幕
上海:冬日暖景
上海:冬日暖景
飛瞰大涼山雪景
飛瞰大涼山雪景
昔日舊廠房 今日“網紅”地
昔日舊廠房 今日“網紅”地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4101125330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