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永遠綻放的世園會 生生不息的綠色夢
2019-10-08 22:30:2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1)難忘的“世園記憶” 共同的綠色追求——寫在北京世園會閉幕之際

這是北京世園會園區一角(10月7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 題:永遠綻放的世園會 生生不息的綠色夢

  新華社記者胡璐、魏夢佳

  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即將順利閉幕。162天的會期,從春的絢爛走到秋的豐實,北京世園會全面展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將綠色發展理念傳導至世界各個角落,與我們對未來生活的期許共同綻放。

  這場國際園藝盛會展現了哪些園藝成果?會後如何利用?8日,北京世園會組委會來到國務院新聞辦,對此進行詳細介紹。

  綻放人與自然和諧之美,集中詮釋綠色發展理念

  百樹參天,與紅墻交相輝映,媯水河穿園區蜿蜒流過。“生態優先、師法自然”的理念隨處都有體現:改造後的濕地景觀水流潺潺,群鳥翔集;特意開辟的“林窗”為鳥兒提供棲息和繁殖環境;園區最大限度實現雨水的收集利用,生活用水經處理後用于植被灌溉和景觀水池……

  “園區的美不僅在于草木蔥蘢、山水互映,更體現在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北京世園局常務副局長周劍平説,舉辦北京世園會就是要讓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成為人們的行動自覺,讓更多人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和生態文明成果的受益者。

  在植物館,有數百株珍貴的紅樹林展出,獨特的“海上森林”景觀讓遊客們駐足流連。由于圍海造地、圍海養殖、砍伐等人為因素,我國的紅樹林保護區曾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紅樹林數量不斷減少。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生態保護力度,紅樹林的命運逐漸轉變。今天,不僅是紅樹林,桫欏等不少珍稀瀕危植物也在園區內得到展示,呈現生物多樣性之美的同時,也警醒人們共同關注生物多樣性。

  這場盛會也因此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會期共有934萬中外觀眾前往參觀,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和積極反響。國際園藝生産者協會秘書長提姆·布萊爾克裏夫認為,通過這屆世園會,可以讓更多的植物走進人們的生活。

  “北京世園會已經成為一屆參展國家和國際組織最多、展示內容豐富、文化活動密集、辦會影響廣泛的全球性園藝盛會。”北京市副市長、北京世園會組委會委員、執委會副主任王紅説,這裏也已經成為京津冀地區乃至國內外遊客學習體驗中國生態文明成果的首選目的地。

  點亮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以園為媒”深化交流互鑒

  走進園區,呈半圓形環抱之勢的中國館靜靜坐落在青山綠水、梯田花卉間。質樸大氣的外表下,幾千年的農耕文明和園藝精華匯聚、濃縮于此。

  作為展示中國園藝的主要展館,31個省區市的特有植物、園藝文化和先進科技都在這裏集中呈現,有抗寒的北京自育月季新品種,來自雪域高原的“稀世之花”綠絨蒿,廣西的金花茶……通過花期調控等技術,梅花、蘭花、菊花、牡丹、芍藥等中國名花都在展期內集中開放。

  中國花卉協會會長、北京世園會組委會副主任委員、執委會執行主任江澤慧説,本屆世園會集中展示我國花卉産業發展成就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彰顯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室內外展覽展示的各類展品超過200萬株(件),推出的新品種、新産品超過2萬件。一大批自主培育的具有智慧財産權的新品種精彩亮相。

  北京世園會共吸引11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以及包括中國31個省區市、港澳臺地區在內的120余個非官方參展者參加。各國全面展示各自獨特的園藝特色與地域文化。

  作為最受歡迎的展園之一,卡塔爾園以5棵倣真錫德拉樹為主體,撐起了獨具風情的“空中花園”。沿著一層層圓形回廊上行,能看到各種繽紛綻放的花卉、卡塔爾的特色植物介紹與植物衍生品展示,了解卡塔爾如何在沙漠環境中應用植物種植、海水淡化、農業灌溉等綠色技術。

  “建設綠色家園是各國共同的願望,而綠色發展是解決環境問題的最好方式。”卡塔爾展園負責人法伊卡説,“希望卡塔爾和各國攜手合作,共同應對環境挑戰,共用綠色,造福人民。”

  德國展園則以“播種未來”為主題,通過城市景觀歷史性的轉變、可再生的花園原材料、現代園藝趨勢展示等集中展現園藝對現代城市發展的積極作用。

  同時,北京世園會會期共舉辦3284場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既有開幕式、開園活動、閉幕式等重大活動,也有國家日、省區市日、花車巡遊等世界民族民間文化薈萃的特色活動,還有專業論壇、國際競賽等園藝專業活動。

  專業人士認為,北京世園會成為了多種文化藝術形式和多元國際文化相交融的文明對話平臺,也將推動中國乃至世界花卉産業、綠色産業的發展。

  充分利用世園會綠色遺産,打造永不落幕的世園會

  北京世園會的精彩呈現,積極發揮著對綠色産業的示范、借鑒和引領作用。周劍平説,園區內種植的不少花卉植物,實現了長時間花開不斷,減少了花卉更換的成本,對其他城市有著很好的借鑒作用。此外,如何在城市裏的較小空間內美化家園,園區內都有很好的實踐與創新。

  北京市延慶區區長于波説,北京世園會的舉辦使得延慶現代園藝産業得以快速發展。延慶區與中關村管委會共同建立了中關村現代園藝産業創新中心,目前已經有十余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近百家現代園藝類企業在延慶落戶。

  閉幕後,如何讓北京世園會繼續發揮最大效用?周劍平説,將充分利用園區內山水林田湖草完備的生態因子,把北京世園會園區打造成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努力在孩子們的心靈深處從小種下熱愛自然的種子。會後,還將推出一係列活動,豐富遊客旅遊體驗,使園區成為市民旅遊的目的地。

  他説,還要做好産業發展這篇文章,協同延慶區把北京世園會園區打造成一個産業發展的高地,並依托園區配套服務設施及相關場館,為北京冬奧會等相關活動提供保障條件。

  “盡管北京世園會即將閉幕,但園區的理念、綠色發展的方式將傳遞下去,影響到更大的范圍。”周劍平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成都:7只新生大熊貓齊亮相
成都:7只新生大熊貓齊亮相
寧夏石嘴山:“塞上江南”現花海
寧夏石嘴山:“塞上江南”現花海
所羅門群島風光
所羅門群島風光
南寧:華美夜色扮靚東博會
南寧:華美夜色扮靚東博會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27112508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