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記者手記:“大查房”式的學術會議為何受歡迎?
2019-09-20 16:49:3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瀋陽9月20日電(記者于力、高爽)20日上午,瀋陽召開的一個全國性的醫學學術會議引起與會者的好評,這個名為“中國心血管病大查房”的會議,開幕致辭不到10分鐘,會議全程採用多點線上線下病例討論的方式,百余位全國專家參與點評,80多個分會場的醫生參與互動。僅20日上午,就有2萬余人次進行了線上收看。

  “中國心血管病大查房”由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心內科承辦,至今已經舉辦十三屆。“之所以叫‘大查房’,是因為查房醫生來自臨床的多個學科,從患者整體考慮,對疾病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強調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培訓。這是全國唯一全程採用病例討論的學術會議。”大會主席、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黨委書記金元哲介紹説,會議採用線上線下同步討論的模式,網絡端、手機端實時轉播,在一天半的會期內,盡可能多地剖析疑難病例,讓更多的同行受益。

(圖文互動)(2)記者手記:“大查房”式的學術會議為何受歡迎?

  這是9月20日拍攝的“中國心血管病大查房”會議主會場。新華社記者 龍雷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會議8點開始,主持人的開場白加上兩位全國著名專家的視頻簡短致辭後,馬上轉入病例討論階段。

  “真沒想到這麼重要的學術會議,不説空話,不講排場,開板就唱。”遼寧省大石橋市中心醫院醫生柴憲明第一次到現場參加會議,對此非常驚訝。

  “對于醫生來説,開幕致辭的長短,遠沒有案例幹貨有用。”中國科學院院士、心血管疾病專家葛均波説。2018年,葛均波由于工作原因未能來到會議現場,就通過手機視頻通話為會議做了簡短致辭,清新的會風給與會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據了解,2019年第十三屆“中國心血管病大查房”共開設了80余個線上會場,來自全國各地的120位專家參與45個疑難病例討論。

  遼寧省鐵嶺市西豐縣第一醫院醫生尚宇説:“我們特別享受這種會風,不用出門就能得到最前沿的技術分享,對基層醫院來説非常珍貴。”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醫生孫勇對此深有感觸:“如此大型的學術會議,要是把所有人都集中到一個地方,費錢費時不説,還會大大耽誤醫生診療的時間。對于醫生來説,幾分鐘也許就能挽救一條生命。”

  金元哲教授介紹説,“大查房”式的學術會議可以讓年輕醫生快速成長,讓偏遠地區的醫生不出家門也能學習最前沿的醫學知識,節省了大量的時間、人力和物力。同樣也讓專家避免奔波各地的勞苦,讓他們的經驗通過網絡平臺的交流,惠及更廣泛的醫生群體,造福患者。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志強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生態中國·壯美山河瞰新疆
生態中國·壯美山河瞰新疆
仙人洞裏説豐年 海昏遺址看文化
仙人洞裏説豐年 海昏遺址看文化
四川甘孜格薩爾機場通航
四川甘孜格薩爾機場通航
秦始皇兵馬俑首次在泰國展出
秦始皇兵馬俑首次在泰國展出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511250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