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千年石窟大佛“修舊如新”,沒“毀容”也需反思
2019-07-19 09:39:46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責任方認為自己是在修舊如舊,專家卻認為並不如舊,問題可能不在理念認同,而在標準差池。

  近日,有上千年歷史的唐代石窟大佛修復後被指觀感欠佳事件,引發輿論關注。

  據澎湃新聞報道,這座依山雕鑿的石胎泥塑彌勒大佛高達27米,是炳靈寺石窟最大的佛像,也是甘肅石窟藝術的精品。經過歷時三年的維修,當地有關部門2013年完成了修復工作。對比前後圖片可以看出:修復前,兩只佛手雖都已殘毀,左手損毀較多、右手手指損毀,但大佛的古舊之貌讓人頓生歷史的滄桑感;大佛修復後,右手被完整地補齊,左手卻不知何故並未補修,而是齊刷刷地如斬斷一般。

  有文物專家稱這是“偽的修舊如舊”,還有文物修復學者稱“不尊重審美的常識,更把原有的古味給篡改了”。相關負責人就表示,在修復過程中,嚴格貫徹了“修舊如舊”和“不改變文物原貌”的原則。問題來了:既然嚴格按照規定來,為何還會出現文物“變樣”、古意頓失的情況?

  究其關鍵,在于“修舊如舊”聽起來容易,卻並無具體可行的操作標準。

  “修舊如舊”的概念是1955年由梁思成提出的,其本義是在最大程度保留原貌的情況下,對文物進行合理修繕和維護。理念挺好,但目前仍是個寬泛目標,類似于“保留其原有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等要求,並沒有落到可量化評判的操作步驟和流程上。

  當該理念為非專業領域人士和社會大眾普遍認同的時候,專業學者卻可能有更豐富的評價體係:畢竟,抽象性、概念性的文物保護理念和原則,難以涵蓋文物保護對象的多樣性、豐富性和復雜性,所以將其作為審視文物保護成效的唯一尺規,未必是最優解。

  在實際修復中,文物保護部門通常會先客觀評估文物受到現實安全威脅的程度,根據文物保護工作的實際需要,對文物保護理念的價值要求做出取舍,而不是簡單地修舊如舊。文保工作者思考的是,確定每種修復方案實施前要在模型上面試驗推導,不存在穩定性問題的地方盡量不幹預,修復工作多考量功能性,盡量使用可逆的材料,遵循臨時保護的原則。

  這次大佛出現崖體斷裂、崖壁滲水、石雕風化、壁畫酥鹼等情況後,有關單位也是以此為原則,進行了修復。但最終出現“偽修舊如舊”的現象,問題可能出在審美、技術等方面。從審美層面來説,修復標準是否模糊、評估標準是否完備等值得探究。

  説到底,即便是具有專業資質文物修復隊伍,就算當地在文保上花了很多心血,若審美和技術選擇有差池,或是文化藝術修養不夠,都可能出現“紋不對路、張冠李戴”問題,其“修舊如舊”的最終呈現效果與公眾乃至專家預期有距離。

  穿越千年歷史的文物是文化的瑰寶,對整個社會來説彌足珍貴,容不得絲毫閃失。修復工作,既需要保證實施人員或單位具有專業資質,也不妨多做些技藝及藝術審美相關培訓,讓他們具備了解文物特徵、剖析文物歷史內涵的能力,並實現藝術文化素養與技術手段的“雙提升”,避免類似“責任方認為是在修舊如舊,專家卻認為並不如舊”的尷尬情形。□沐瑾(藝術行業媒體人)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馬若虎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天宇上演月偏食
天宇上演月偏食
“孤島”救援記
“孤島”救援記
貧困群眾受益“愛心超市”
貧困群眾受益“愛心超市”
西藏扎西堅白寺展佛
西藏扎西堅白寺展佛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477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