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第一書記的“三不承諾”
2019-06-04 10:39:2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長沙6月4日電  題:第一書記的“三不承諾”

  新華社記者劉良恒

  “鎮幹部宣讀任命決定後,‘劉縣長’講了‘三個不’,一不貪錢,二不偷懶,三不半途而廢。”在湘西北武陵山區慈利縣東岳觀鎮一塊綠油油的苞谷地旁,有著47年黨齡的老黨員錢興釗説,“縣官”回來當“村官”,群眾都認為村裏發展有希望了。

  錢興釗口中的“劉縣長”,名叫劉濤,曾經擔任湖南臨澧縣副縣長,如今是東岳觀鎮南岳村第一書記。在當地村民眼中,這位從南岳村走出去的“80後”,至今仍是一個“奇跡”:18歲考上北大,31歲當上副縣長,34歲卻突然辭去公職,投身鄉村建設事業。

  4年前,劉濤回鄉種獼猴桃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現在回過頭來看,盡管這幾年磕磕碰碰,我依然不後悔當初的選擇,鄉村太需要年輕人了。”劉濤説,從副縣長到村第一書記,變化的是職務頭銜,沒有變的是服務群眾的入黨初心。

  南岳村多山地丘陵,村民主要種植水稻、苞谷、黃豆。與不少位置偏僻、條件較差的鄉村一樣,這裏的年輕人大量外出務工,留在家裏的都是老人小孩。錢興釗説,由于缺少青壯年勞動力,南岳村的很多田地荒蕪,老黨員們心裏著急,卻束手無策。

  辭去公職後,劉濤在老家流轉了百余畝田地,全家老小上陣,種上了獼猴桃。他原本想,等自家果園開始受益後,就發動帶領村民一起種獼猴桃。但土壤板結,排水不暢,不適合種獼猴桃,果苗大量枯萎死亡,補種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

  第一次在鄉村創業,就以失敗而告終,還交了二三十萬元的“學費”。經過總結反思,劉濤認為,會讀書,會“當官”,不一定能當好農民。在發展農業産業方面,自己經驗不足,也缺少市場意識。如果不補齊自身短板,再貿然開工其他項目,還會碰一鼻子灰。

  在朋友推薦下,劉濤加入了湖南一家大型生豬養殖企業擔任董事長助理,1年後帶領公司團隊前往湘西開拓業務,創造了“企業+銀行+貧困戶”的精準扶貧模式。在這家生豬養殖企業工作2年後,劉濤又應校友企業家邀請,加入長沙一家生物醫藥企業擔任高管。

  “這幾年我收獲很大,以前是政府思維,現在是市場思維。”劉濤説,在企業擔任高管,盡管收入不錯,進步很快,但他一直不曾忘記回鄉村創業的念頭。

  去年年底,經上級黨組織批準,南岳村村主任劉際義等人帶著全村百姓的期待,來長沙邀請劉濤回鄉擔任村第一書記。“他絲毫沒有猶豫,當場就答應了。”劉際義説,劉濤不僅學歷高,而且見多識廣,一同來的黨員都非常高興。

  “走馬上任”幾個月來,劉濤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尋求多方支援。現如今,停工已經兩三年的村道拓寬改造工程又開工了,由南岳村村委會全額出資的農業公司也正式注冊成立。

  “初步打算是由這家農業公司收購村裏山貨,發展‘訂單農業’,對接城市購買力,逐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劉濤説,“發展鄉村産業,絕對不能操之過急,必須穩扎穩打。我這次回來,一定時刻牢記自己的承諾,不貪錢,不偷懶,不半途而廢。”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中國最美小鳥”現身大別山
“中國最美小鳥”現身大別山
蘆愛玲:匠心傳藝的“香包奶奶”
蘆愛玲:匠心傳藝的“香包奶奶”
生態中國·靈秀姑蘇醉江南
生態中國·靈秀姑蘇醉江南
保加利亞慶祝玫瑰節
保加利亞慶祝玫瑰節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27112458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