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中外專家呼吁關注孤獨症人士生命全過程
2019-05-26 22:22:2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海口5月26日電(記者羅爭光)“隨著近年來社會對孤獨症的認識和關注不斷提高,我國0至14歲孤獨症兒童的康復機構已經超過1800家,但對于大齡尤其是成年孤獨症人士的關注和幫扶還基本屬于空白。”中國殘聯康復協會孤獨症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市孤獨症兒童康復協會會長賈美香説。

  賈美香26日在海口舉行的第五屆海南國際孤獨症康復學術研討會上就我國孤獨症群體的生存現狀進行了主旨發言,其中重點介紹分析了我國大齡孤獨症人士的生存現狀。“隨著一批批孤獨症孩子步入成年,他們的父母也年近古稀,逐步喪失了照料養護的能力,但同時,我國針對成年孤獨症人士的康復、托養服務都嚴重缺失。這需要引起各界高度重視。”她説。

  孤獨症是一種腦發育性障礙,以社會交往障礙、溝通交流障礙和重復局限的興趣行為為主要特徵。有研究機構推測,我國0至14歲孤獨症兒童的數量可能超過200萬,但更廣泛的孤獨症患者數量尚不可知。此次研討會以“關注孤獨症人士生命全過程”為主題,賈美香的呼吁,得到了與會專家的響應。

  來自美國的學者詹姆斯·米勒多年研究孤獨症。他表示,針對成年以後的孤獨症人士的支援和幫扶,在美國同樣是一個需要更多關注和研究的問題,比較理想的途徑是通過一些培訓實現輔助性就業。除此之外,目前也有一些公益的社會托養服務,一些州還支援成年孤獨症人士的監護人申請照護等補助。

  北京市朝陽區安華學校在特殊教育上有多年探索。該校校長龍建友認為,孤獨症少年完成義務教育後,最好的辦法是接受培智職業教育,以具備一定的居家生活、勞動就業能力,“我們近年來不斷在探索和完善輔助性職業教育的評量標準、課程實施策略和方法等,希望能找到更有效的模式,幫助更多孤獨症人士實現輔助性就業”。

  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許小寧表示,希望通過本次研討會推動探索更為有效的孤獨症康復治療手段,在實踐中推出相對成熟、廣泛認可的孤獨症康復教材,為制定孤獨症康復領域的服務標準、服務規范、服務品質評價等積累經驗,創造條件,真正推動社會各界逐步實現對孤獨症人士生命全過程的關注和康復支援。

  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已有殘疾人康復機構9036個,其中1811個提供孤獨症兒童康復服務;全國城鄉持證殘疾人就業人數為948.4萬人,其中輔助性就業14.8萬人。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海知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張家界雲海
張家界雲海
第72屆戛納電影節閉幕
第72屆戛納電影節閉幕
國際·一周看天下
國際·一周看天下
鏡觀中國·新華社國內新聞照片一周精選
鏡觀中國·新華社國內新聞照片一周精選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4543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