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與螢火蟲來一場浪漫約會
2019-05-22 14:06:5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重慶5月22日電(記者周文衝)螢火蟲是生態環境指標昆蟲,挑剔的“黑夜小精靈”只在環境好的地方安家。在重慶三河村,當地人修復自然環境,把消失的螢火蟲“請”回家,鄉村也重現美麗。

  在黑夜中,在森林深處,有一群發光的自然精靈——螢火蟲,猶如演唱會上的熒光棒,在黑暗中忽閃忽現。螢火蟲是鞘翅目螢科昆蟲的通稱,全世界約2000余種,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

  在重慶市沙坪壩區三河村螢火谷農場,生活著數十萬只螢火蟲。農場小心呵護著這些脆弱的小精靈,螢火蟲的存在對人類、對自然界也有重要的意義。

  螢火蟲是農業益蟲,幼蟲以捕食蝸牛和小昆蟲為食,成年後進食露水或花粉等。更為重要的是,螢火蟲還是一種生態環境指標昆蟲。它們嬌小的身軀對周邊環境極為敏感和挑剔,無法在有污染的環境裏生存。

  保護螢火蟲就是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保護人類自己的未來。

  但就在幾年前,盡管三河村是城郊鄉村,螢火蟲也難覓蹤影。螢火谷農場負責人黃金生説,原本小時候可以看到的螢火蟲,為什麼現在沒有了?因為除草劑、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讓螢火蟲不能棲息。

  黃金生來自臺灣,長期研究農業。他説,螢火蟲對于土壤和水的敏感度較高。它現在只是暫時離開,但如果還對它不管不顧,以後可能真的就會滅絕了。他帶領團隊,用了兩年時間,利用農業技術改良了當地的土壤,恢復了三河村的自然環境,為螢火蟲重新安家。

  消失的螢火蟲“回家”了。夜幕降臨,熒光點點,在螢火谷農場,晚上已經可以看到數十萬只螢火蟲。

  借助螢火蟲,黃金生在三河村搞起觀光農業。螢火谷農場自去年開園以來已經接待近3萬名遊客。農場還開辦了自然課堂,不少孩子在這裏第一次見到了螢火蟲。

  過去凋敝的鄉村和撂荒的土地重新煥發出生機。三河村裏的舊房子被改造成茶舍、書屋,還辦起一家陶藝工坊,取名“遠山有窯”。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三河村變得更宜居。

  村民也得到了實惠。三河村近1600余畝土地合股聯營,380多名農村集體成員以承包地入股平臺公司成為農民股東。上個月,村裏舉行了一場表彰會,10戶當地村民代表領到了股權證和第一批分紅金。

  黃金生被村委會授予鄉村振興顧問,以感謝他對提升鄉村面貌做出的貢獻。另一個城裏人劉燕也獲得三河村榮譽村民稱號。她在村裏開辦了一家生態園,發展生態産業帶動村民增收。劉燕説,村民在生態園務工,年收入最多的接近20萬元。

  螢火蟲與人類和諧共生,人類也因保護生態而受益。村民們期待,小小的螢火蟲,未來能給村子帶來更多的驚喜。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宙超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如何讓傳統非遺“活”起來?
如何讓傳統非遺“活”起來?
杜鵑花開峨眉山
杜鵑花開峨眉山
“鷺鳥王國”生機勃勃
“鷺鳥王國”生機勃勃
分水嶺上“山路十八彎”
分水嶺上“山路十八彎”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61124527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