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華國際時評:十年一訓,防范金融危機當自強
2018-09-13 17:11:3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 題:十年一訓,防范金融危機當自強

  新華社記者康逸

  十年前那場肇始于美國、席卷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重創,至今令人心有余悸。在世界面臨復雜新挑戰的當下,回顧總結十年前金融危機的教訓,至關重要的一點是,抵禦和防范危機,歸根到底要自強。

  2008年9月15日的“雷曼時刻”警醒了世人:號稱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最先進的金融市場,一樣會成為金融危機肆虐之地。更嚴峻的是,因其體大,這場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産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衝擊。

  為應對危機,美國和世界主要經濟體採取了係列措施:緊急救助、加強監管、財政貨幣雙刺激、傳統和非傳統政策齊上陣、國內和國際聯動發力,推動經濟從虛擬向實體回歸。這些舉措,有效規范了市場,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恢復了全球信心,世界經濟終于出現積極跡象。

  然而,盡管上一輪金融危機陰影漸退,但虛擬與實體經濟脫節,全球債務規模居高不下,新經濟增長點難覓等頑疾仍未根除。如今,世界經濟又添新挑戰。美國為進一步刺激經濟增長,不惜修改法案再次放松金融監管;奉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採取霸淩行徑,挑起貿易戰爭端。此外,美元作為世界首要儲備貨幣享有“過度特權”的情況並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多國民粹主義、內顧傾向抬頭,全球金融穩定面臨新壓力,世界經濟罩上新的陰影。

  反思十年歷程,那些歷經金融危機復雜考驗而能保持穩健發展的經濟體,具有一些共性,其中最關鍵一點就是自立自強,能動態把握自身比較優勢,及時推進結構性改革,為後續增長積聚能量,並為世界經濟復蘇做出貢獻。此外,十年前,應對金融危機的一個寶貴經驗是注重多邊政策協調,如二十國集團峰會就貿易政策、反貿易保護主義、避免貨幣競爭性貶值等達成共識,有效助力世界經濟重建信心。在當前保護主義卷土重來的背景下回望十年前,那種同舟共濟的精神尤顯可貴。

  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是大勢所趨。想人為切斷各國經濟的資金流、技術流、産品流、産業流、人員流,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歷史潮流。

  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但其進程必然伴隨諸多新挑戰新問題。大國理應承擔起與其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責任,維護自身國際信譽,積極主動進行政策的溝通與協調,做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維護者、建設者,而非解構者、破壞者。

  同時必須清醒看到,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一國經濟要在國際競合中保持優勢,渡過難關,須從根本上練好內功。歷史經驗已反覆證明,自立自強才是最好的危機防火牆。

+1
【糾錯】 責任編輯: 尹世傑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蓑羽鶴飛舞巴裏坤草原
蓑羽鶴飛舞巴裏坤草原
收獲海鹽
收獲海鹽
懸崖絕壁攀岩熱
懸崖絕壁攀岩熱
戰鷹呼嘯 博弈長空
戰鷹呼嘯 博弈長空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6661123426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