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暖了群眾、紅了黨旗——追記扎根社區30年的“小巷總理”陳葉翠
2017-11-20 16:58:3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濟南11月20日電(記者 邵琨、蕭海川、王志)陳葉翠,濟南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也是山東省首位直選的“小巷總理”、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不幸于11月11日晚病逝。多年前,她的事跡曾感動泉城濟南。如今,她的去世引發千余市民自發送別,濟南市委號召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向她學習。

  老百姓都説,她扎根社區30年,窮盡一生年華為民服務,燃燒了自己、溫暖了群眾、映紅了黨旗。

  11月12日,在濟南市甸柳新村,上千名市民自發前來送別陳葉翠。新華社發

  “我們還沒想到,她就已經做到了”

  “她的身體就是為俺社區累垮的,她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獻給了社區。”去世後的第二天,甸柳新村道路兩旁,站滿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的上千名群眾,他們打出“陳葉翠書記一路走好”等橫幅,揮淚送別心中的好書記。

  “群眾每一件事她都挂在心上,而且非常執著,不達目的不罷休。”甸柳新村街道黨工委書記張魯寧説。

  2001年,社區一對殘疾人夫婦被確診為癌症。陳葉翠抱著捐款箱上街籌集善款,幫他們到原企業協調醫療費,來來回回跑了近百公里,不僅感動了社區居民,也感動了企業。“一名非親非故的居委會主任,為老百姓的事受這麼多累,這個忙我們幫。”

  在濟南市甸柳新村街道辦事處甸柳一居“老飯桌”,社區老人在用餐(2月16日攝)。為了解決居家養老老人的吃飯難題,陳葉翠在社區引入了“老飯桌”。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群眾有困難,她不是坐等來訪,而是主動到府解憂。社區居民席長青的老人和愛人都患有疾病。他説:“從大病醫保,到居家養老,凡是能享受到的優惠政策,陳書記都替我想到了。我跑得最遠的路就是到居委會簽字、拿表。”

  對老百姓,陳葉翠的心很軟,可在為老百姓爭取合法利益時,她又很硬。

  2012年,位于社區的濟南第二汽車改裝廠片區改造,看到開發商的拆遷安置方案時,陳葉翠氣憤地拍起了桌子:“你們設計的是啥戶型?不是這家不通風,就是那家見不到陽光;臥室才7平方米大,安置房比拆遷房大不了幾個平方米,就要多掏10多萬元。回去量量你家的廁所,再來設計老百姓的臥室!”

  至今,她的這段話仍被當地居民傳頌。

  “她做的是點點滴滴,但比親人還要親”

  陳葉翠沒有做過驚天動地的大事,但點點滴滴的小事卻潤人心腸、溫暖人心。

  今年75歲的朱鳳元至今還記得,多年前的一個冬天,他愛人生病住院了。“臨近年根兒,陳書記打了好幾次電話問病情,説要來看望,我一再不讓她來。”可在除夕夜,她不僅來到病房,還帶著親手包的熱騰騰的餃子。“同病房的病友羨慕地問,這是你家什麼親戚?你可真有福氣!我説,這是俺的社區書記。”説到這兒,朱鳳元兩行熱淚奪眶而出。

  “小巷總理”,家長裏短,啥事都得管。雖然不是老百姓的親人,但有些事情她做得比他們的親人還好。

  在濟南市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區,“小巷總理”陳葉翠看望97歲老人顏秀卿,祝福老人健康長壽(2015年1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有一次,社區一位居民家的液化氣管道壞了,給自己兒子説了三天都沒給解決,給陳書記説了一次,兩個小時後維修工人就到了家裏。“她比自家孩子還親呢。”

  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神志不清,自己親人都認不準,但卻認得陳葉翠,見到她都會緊緊地握住她的手説:“陳書記,好人啊。”

  “在陳書記看來,大家都是她的親人。”甸柳新村第一社區黨委副書記劉紹霞眼噙淚花説,甸柳社區能成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她被群眾譽為“社區功臣”。

  “我們的事再小都當大事,她自己的事再大都當小事”

  陳葉翠獲得過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社區工作者等榮譽。她生前常説:“我幹不好,群眾就會對黨有怨言;我幹得好,群眾就會對黨有更深的感情。”

  她的筆電裏寫滿了群眾的大事小情,孩子上學、下水道堵塞等都是她服務的內容。自1988年到社區工作以來,她已寫滿70多本,100余萬字,摞起來有半米多高。

  “群眾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她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去辦,可是卻拿自己的身體不當回事。”社區老百姓説,陳書記身體一直不太好,幾年前就查出腫瘤,化療時掉光了頭髮,她就買假發戴上,出院一個多月就又上班了。

  “她只能給別人解決麻煩,卻不願自己給人添麻煩。”甸柳社區衛生站負責人李利華“埋怨”,在陳葉翠昏迷的前一天,她還盤算著早點回到社區,還有好些工作等著她。


  在濟南市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區,“小巷總理”陳葉翠寫下了自己的新年心願(2015年1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她把對黨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融入普通瑣碎的日常工作中,當好“黨在基層的形象代言人”。陳葉翠在日記中寫道,“沒有什麼比愛更深,沒有什麼比情更濃,沒有什麼比心與心的交流更珍貴。”

  在老百姓的眼裏,她永遠是最忙也是最不知疲倦的人。“陳書記就像一團火,燃燒了自己,溫暖了別人。有她在,我們覺得踏實、放心!”

  天氣轉涼,社區行道樹已由滿目翠綠化成一頭焦黃。明年夏天,這裏仍會是一片綠楊陰裏。但這裏的老百姓,卻再也見不到那個為百姓奔忙、日漸消瘦的背影,那座心中的靠山。

+1
【糾錯】 責任編輯: 聶晨靜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休斯敦舉辦街畫節為聽障兒童籌款
休斯敦舉辦街畫節為聽障兒童籌款
和平方舟醫院船時隔七年再訪坦桑尼亞
和平方舟醫院船時隔七年再訪坦桑尼亞
“聖誕老人”來賽跑
“聖誕老人”來賽跑
高交會上體驗5G未來時代
高交會上體驗5G未來時代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5112198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