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尋找一條條致富之路 在瑤山裏奔跑的人
2017-11-09 11:06:2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南寧11月9日電 題:尋找一條條致富之路 在瑤山裏奔跑的人

  新華社記者農冠斌、胡佳麗

  山,對于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七百弄鄉的人們來説,再熟悉不過了。這裏擁有世界罕見的喀斯特高峰叢深洼地景觀;這裏又是“被魔鬼詛咒的地方”,它被偷走了地表水和土壤,人們生存舉步維艱。群山,淹沒了生活在這裏的近2萬人,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石山中奔跑,尋找一條條脫貧致富之路。

  “沒走過這樣的路吧?”60歲的吳守明背著雙手邊走邊嘿嘿地笑著説。

  眼前是一條盤旋于山腰、不足肩寬的小道,外側是落差數百米的陡坡。山裏除了風聲,就只有我們的腳步聲和呼吸聲。吳守明説,這是十幾年來他和羊踩出來的“致富路”,早就走慣了。

  吳守明所在的七百弄鄉坡社屯是一個被群峰圍困的洼地,有20戶人家,但每人平均只有幾分石茬地,生活用水是常年儲蓄的雨水。屯裏絕大多數還是貧困戶。

  憑著一股不認輸的倔勁兒,吳守明已經脫貧。32歲時,他被柴油機的皮帶軋斷兩根手指,一個月後就下地建豬舍;40歲時,被一堵倒塌的墻掩埋陷入昏迷,半個月後他開始養羊;51歲時,從近8米高的房頂摔下傷及脊椎,臥床修養兩年後,他決定建新房。

  建房那會兒山裏還不通路,他每天到4公里以外用肩挑馬馱把鋼筋水泥運進來,然後自己到山上找石頭,自己壓磚。一年過後,他建起了村裏第一棟水泥樓房。

  “我有手有腳的,想要什麼,就靠雙手去掙。”吳守明説,沒有土地,就養羊養豬,小小石頭縫裏也能種上棵核桃樹。“只要想致富,什麼路都能走。”

  11月,瑤山的清晨寒氣逼人。記者跟著弄騰村黨支部副書記藍芳靈去農戶家收購土豬。

  “再過兩個月,這個點出門還真要穿兩件羽絨服。”藍芳靈説著,把頭盔一套,跨上摩托車,“突突”的聲音打破了山裏的寧靜。“山路陡,彎彎繞繞多,一定要開慢點。”藍芳靈提醒説。

  藍芳靈當天要在村裏收購8頭土豬,縣裏有人已經下了訂單,在村裏宰殺之後,他要把豬肉送到縣裏去。

  半個小時後,我們來到了弄莫屯。“妹,今天來收豬嗎”“我家的雞養好了,有空來看看啊”“我有一批新黃豆”……碰到的每一個村民都和藍芳靈打招呼。

  2012年,藍芳靈瞅準政府開發七百弄國家地質公園的契機,申請3萬元青年創業貼息貸款,開辦了弄騰村第一家農家樂,同時通過電商平臺銷售村裏的“土貨”。

  在藍芳靈的帶動下,目前村裏的農家樂已經發展到6家,餐飲、住宿及農産品線上線下交易總額年均突破百萬元。幾十戶貧困戶參與鄉村旅遊業實現了大幅增收。

  在返程的路上,記者為貧困戶蒙桂英捏了一把汗。他正在坡度約有50度的石山坡上為山葡萄修枝。看到來人,蒙桂英高一腳低一腳很快從石叢中走出來。

  “脫貧就靠這些‘金果果’”,蒙桂英説。2013年,蒙桂英領取了政府發放的山葡萄苗,獨自一個人硬是把每根50斤重的水泥桿架在了石頭山上,在石頭縫種上了7千多株山葡萄。

  今年,蒙桂英賣出1千多斤葡萄,每斤5元。“剛開始挂果,産量不高,有遊客想買5百斤,可惜沒貨提供,明年估計能收2千斤以上”,蒙桂英笑得合不攏嘴。

  在大石山奔跑的人們,正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改變自己的命運。七百弄所屬的滇黔桂石漠化片區是中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是脫貧攻堅必須啃下的“硬骨頭”。

  交通不便曾是阻撓七百弄人脫貧致富的重要原因。如今,當地政府正加大力度修建通村通屯道路。記者看到,毛細血管般的盤山公路在七百弄群山中蜿蜒,路旁的土坯房、瓦房正逐漸被新樓房取代。

  “這段時間每天我都會到山上看看毛葡萄,希望明年能夠有好收成。”蒙桂英説。在七百弄的大山裏,蒙桂英們大多有著樸實的願望:增加收入告別貧困,讓孩子們專心讀書,幫助下一代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河南溫縣:懷菊黃 採摘忙
河南溫縣:懷菊黃 採摘忙
浙江上虞出現平流霧景觀
浙江上虞出現平流霧景觀
一根竹子“編”出一個産業
一根竹子“編”出一個産業
浙江義烏商家全力備戰“雙十一”
浙江義烏商家全力備戰“雙十一”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570112192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