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3/ 24 17:04:09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五大因素引領中國觀鳥旅遊業強勢崛起

字體:

  新華社福州3月24日電 題:五大因素引領中國觀鳥旅遊業強勢崛起

  新華社記者梅永存 彭張青

  福建鳥類愛好者蔡衛和13年前退休後,逐漸喜歡上了野外觀鳥活動,足跡已遍布中國20多個省份,前後拍攝了近900個鳥種。

  在福建閩江河口濕地核心區鱔魚灘的沙洲上,大鳳頭燕鷗正相互嬉戲。新華社記者 梅永存 攝

  福建閩江河口濕地是這位鳥類攝影師頻繁光顧的地方,最多一年曾經往返此地30多次。該濕地地處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中段,在此停歇的遷徙水鳥年均超5萬只,有152個鳥種。

  蔡衛和最為青睞的是重返這個濕地的三種珍稀鳥類: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和黑臉琵鷺。

  中華鳳頭燕鷗頭部羽毛酷似古代神話中的鳳凰,曾從鳥類學家視野中消失了63年,現全球存活量不到100只,享有“神話之鳥”的美譽。 18年前,這種鳥類重現閩江口濕地。2020年5月,在此,記者曾一次就目睹到了7只中華鳳頭燕鷗覓食嬉戲的場景,並留下了影像。

  這是拍于閩南晉江的黑翅長腳鷸。新華社記者 梅永存 攝

  勺嘴鷸和黑臉琵鷺均為全球珍稀瀕危鳥類。勺嘴鷸外觀最獨特的地方,就是它那湯匙形狀的嘴,全球目前僅存活200多對,數量遠少于大熊貓;黑臉琵鷺的長嘴扁平,嘴形因酷似中國民族樂器中的琵琶而得名。

  蔡衛和有生之年最大的夢想就是“拍完中國所有的鳥”,將影像資料留給後人。

  “珍稀鳥種很少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鳥類愛好者趨之若鶩,因此具備鳥類中的明星效應,這是中國生態觀鳥旅遊業快速崛起的一大因素。”蔡衛和説。

  江西婺源的黃喉噪鹛是鳥類愛好者喜歡拍攝的“明星鳥”,亦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鳥類之一,全球現僅存約200只。黃喉噪鹛“偏愛”婺源,緣于當地長有茂密的天然常綠闊葉林,具備鳥類繁衍棲息的良好生態要素。

  兩只彩鹮在福建霞浦縣福寧灣沼澤覓食。新華社記者 梅永存 攝

  雲南盈江犀鳥谷的犀鳥、灰孔雀雉、黑鷴,河南羅山董寨的白冠長尾雉、白腹隼雕,廣西龍州弄崗的長尾闊嘴鳥、印支綠雀,河南魯山玉水灣的紅腹錦雞、勺雞,四川康定提弄的白馬雞、血雉,西藏雄色寺的藏馬雞、高原山鶉……都是聞名全國的“明星鳥”。

  “觀鳥旅遊的前提是要有鳥供人們來欣賞,中國的自然生態環境日漸向好,促進了鳥類種群和數量的不斷增長。”擁有50多萬會員的鳥網創始人段文科説。

  中國獨有鳥種朱鹮多在陜西洋縣和河南董寨等地繁衍棲息,由最初發現的7只增長到了現在的5000多只;全球黑臉琵鷺則由40年前的約1000只,逐年增長到了目前的4000多只,其身影頻現中國大江南北。

  這是在河南董寨拍攝的朱鹮。新華社記者 梅永存 攝

  民眾收入逐年穩定增長,使鳥類愛好者具備了良好的經濟基礎,這是催熱中國觀鳥旅遊業的第二個因素。

  蔡衛和算了一筆賬,喜歡攝影的鳥類愛好者通常會花錢購買以下專業攝影器材:照相機機身、攝影鏡頭、三腳架、電腦、攝影背包等,綜合觀鳥設備投入普遍超10萬元人民幣。

  此外,外出拍攝鳥類,吃住行的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花銷。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1年,中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8228元、30733元、32189元和35128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收入逐年增長。

  在閩南晉江,兩只栗喉蜂虎在枝上嬉戲。新華社記者 梅永存 攝

  中國生態學會濕地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福建師范大學仝川教授觀察認定,經過30多年的漸進發展,生態觀鳥旅遊業由小眾需求演變成了當今風靡中國的觀鳥旅遊熱,還緣于下列幾大因素的綜合發力:

  一是鳥類資源獨特豐富。中國是世界上鳥類種數最多的國家之一,現有鳥類1445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有394種。全球8條候鳥遷徙路線中,有3條穿越中國境內。

  二是市場需求旺盛,交通便利快捷。中國鳥類愛好者現有一億多人,隨著汽車普及率日益提高,鳥類愛好者自駕觀鳥旅遊形成常態。另外,快捷便利的鐵路、公路和空中交通,可使遠道而來的觀鳥愛好者在完成一個觀鳥目的地活動後,迅即趕往另一個觀鳥點,使觀鳥成本大大降低。

  三是社會長期安定穩定,鳥類保護力度加大。觀鳥旅遊是一種基于安全、舒適條件下的休閒活動,平安則是觀鳥的基礎,平安中國建設的有序推進,為觀鳥旅遊業的高速發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近年來,中國積極建立鳥類自然保護區,開展瀕危鳥類拯救保護行動,加大鳥類棲息地和遷徙停歇地的保護,維護鳥類種群種源持續增長。野生動物保護法現已將候鳥棲息地和遷徙通道納入法律保護范圍。

  在閩西北明溪縣君子峰國家自然保護區,黃腹角雉在草地上休憩。新華社記者 梅永存 攝

  2017年,明溪縣率先在福建省頒布“鳥類禁捕令”,2018年又第一個在中國發布“護鳥令”,對鳥類棲息環境展開實時監測,並在全縣推廣使用綠色農藥、低毒農藥和有機化肥,以保障鳥類棲息地的生態安全。

  福建省近幾年陸續出臺了《福建閩江河口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恢復工程建設方案》《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保護提升規劃》等一係列舉措,多方位夯實濕地保護的制度基礎,以嚴格的措施守護濕地保護生態紅線,保護鳥類的家園。

【糾錯】 【責任編輯:連雨欣 】
閱讀下一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500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