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自曝“GDP注水”家醜,是療傷的開始
2018-01-07 09:01:05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直面經濟數據不實問題,也是務實擔當,畢竟,主動揭開傷疤,也是療傷之始。

  據新華社報道,繼遼寧省自曝財政數據造假之後,內蒙古自治區也自曝財政收入虛增空轉。近日舉行的內蒙古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自治區黨委“自曝家醜”,稱“自治區政府財政收入虛增空轉,部分旗縣區工業增加值存在水分”。

  目前看,內蒙古經濟注水很難説只是“微乎其微”,這從相關目標的調整力度中就能看出大概:經財政審計部門反覆核算後,內蒙古調減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0億元,佔總量的26.3%;核減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00億元,佔全部工業增加值的40%。可供參照的是,去年年初遼寧公開的部分市縣經濟數據摻了20%到30%的水分。

  經濟數據注水的危害性無需贅言。從全國來看,無論是GDP注水,還是財政收入虛增空轉,都難言是個別地方的特有現象。去年12月審計署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結果中,4個省份的10個市縣(區)虛增財政收入就達15.49億元。

  水分越大,越需要公開坦承的勇氣。面對“家醜”,內蒙古沒有掩蓋,而是主動揭開傷疤,這展示的是正視問題的態度。在此希望,更多地方能跟上步伐,主動戳破經濟數據的泡沫,向民眾和國家交出經濟數據的“實底”。

  地方經濟數據造假的原因和動力,很難簡單歸因,但根本上講,仍是過去“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畸形考核機制下的産物。

  之前的十九大報告已定調,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而未提及未來GDP翻番的目標,也已向淡化GDP總量考核發出了明顯信號。國務院2014年公布的《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也將收入預算從約束性轉向預期性,要求根據經濟形勢和政策調整等因素科學預測。

  這些都在直接弱化有些地方經濟數據方面造假的動力。接下來,建立和完善與“高品質發展”相配套的地方官員考核制度,也很重要——如果説,優化官員考核制度、深化預算制度改革,是從正面減少官員造假現象,那加強經濟統計和審計監督,嚴肅落實相關問責制度,則是必要的反面激勵建設。

  遼寧、內蒙古的經濟數據造假被正視並公開,就跟經濟進入新常態、相關審計和財經紀律執行力度加大等大背景有關。但有效的經濟數據統計監管,不能等造假問題嚴重後自動暴露。此前遼寧公開的造假時間從2011年持續至2014年,時間跨度不短。這更説明,嚴肅經濟數據審計,健全預防機制,容不得懈怠。

  不可松懈的還有追責之弦。2017年初召開的貫徹落實《關于深化統計管理體制改革 提高統計數據真實性的意見》座談會明確提出,要切實加強對領導幹部統計工作的考核管理,對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的,實行“一票否決制”。期望以後官員因統計造假而被追責不再罕見。

  擠幹數據水分,剷除過去發展中留下的泡沫,是邁向高品質發展的築基之舉。涉事地方敢直面經濟數據不實問題,向造假“亮劍”之時,就已是療傷之始,而有了這樣直面問題和勇于糾錯的擔當,確保不想、不能、不敢造假的制度設計也勢必會更好地落地。(社論)

+1
【糾錯】 責任編輯: 年巍
相關新聞
  • 居民收入跑贏GDP讓改革深入人心
    社會的整體進步與人的價值的提升,就在于改革不斷為國民“輸血”,讓他們挺直腰桿,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2017-10-05 08:22:43
  • 坦承GDP統計問題 不讓造假者心存僥倖
    在強化統計環節的制度監督之外,還可以考慮以社會民間機構的統計數據為參照,形成多元化的統計數據供給局面,從而形成政府部門統計的橫向監督,更易發現異常的數據。
    2017-01-19 08:53:13
  • 遼寧承認GDP注水,也要讓“忽悠者”沒前途
    地方只有切實“將造假作為統計領域最大腐敗來治理”,才能避免因GDP注水貽誤經濟轉型契機,才能更好地謀發展。
    2017-01-18 08:09:58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戊戌年》生肖郵票正式發行
《戊戌年》生肖郵票正式發行
溫暖冬日
溫暖冬日
萌貓總動員
萌貓總動員
雪中保暢通
雪中保暢通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111112222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