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 説説垃圾分類那些事
第47個世界地球日來臨。作為人類唯一的家園,地球承載着我們的一切,包括人類製造的所有垃圾。為了不讓地球超負荷工作,我們的維護任務刻不容緩,一個小小的垃圾分類往往會把垃圾變少,甚至變為“寶”。
為何必須把垃圾分類處理
早在19世紀,垃圾焚燒廠便已出現,到今天,焚燒依然是許多國家處理垃圾的主要手段之一。
對於垃圾焚燒來説,分類是極為重要的前提。垃圾分類之後,真正進入焚燒廠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因此,幾乎所有大規模採用垃圾焚燒技術的國家都進行嚴格的垃圾分類。
日本:管理嚴格 民眾自覺分類多達20種
日本是垃圾分類的典範國家。管理嚴格、細緻,加之民眾高度自覺,使日本垃圾分類領先世界。在日本,相關部門會對怎麼扔垃圾、何時扔垃圾、到哪扔垃圾等問題做極詳細的廣而告之。若做不到,等待你的將是處罰和輿論壓力。
在日本,生活垃圾分類最多可達20種。一些地方,扔一個塑料瓶至少要分三步:去瓶蓋兒,去商標包裝紙,投入“資源垃圾”箱。日本人處理垃圾分類之細由此可見一斑。
由於進行了嚴格的分類,最終需要焚燒的垃圾只有一些乾性垃圾。所以日本垃圾焚燒廠不僅不臟,不臭,而且看起來也不醜,很多廠區都做了大量的綠化美化,使之成為城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東京垃圾焚燒廠的建築,就由日本著名建築師谷口吉生設計,它今天已經成為一個吸引旅游者的“垃圾博物館”,每年接受18.6萬人參觀。
韓國:垃圾“減肥”靠收費
韓國廚余垃圾排放量非常大。韓國從2005年起實行廚余垃圾和一般垃圾分類處理。2010年,一些地方開始對食物垃圾按量收費。
不少家庭主婦為節省垃圾處理費,會先把垃圾中的水漏幹再放入袋中。另外,在韓國,盛放廚余垃圾的垃圾袋需居民自行購買。這些成本因素刺激了韓國人為垃圾“減肥”的積極性。
瑞典:社區垃圾桶分八九種 不同垃圾的循環途徑各不同
在瑞典,多數民眾都養成了垃圾分類的習慣,他們會把報紙、塑料、金屬、玻璃、電子設備、燈泡和電池都細緻地區分開,也會把廚余垃圾如蔬菜、肉、雞蛋殼等按類型區分,而社區內的垃圾桶往往有八九種之多。
這使得這些垃圾最終進入不同的循環途徑,變成新的物質,而真正進入垃圾焚燒廠的,只是一些實在沒法回收利用的乾性垃圾。















![[클로즈업 포토]"미키마우스"와 中 8대 요리 대계의 인연...상하이 디즈니랜드 "상하이 요리 메뉴" 첫 공개](http://big5.news.cn/gate/big5/korea.xinhuanet.com/titlepic/135300429_1461224099365_title1n.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