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德”部署即將“可視化”? 費用和選址問題將成為焦點
“韓半島部署‘薩德’即將可視化”,韓國《朝鮮日報》1月30日以此為題稱,有消息説,韓美可能近期開始就駐韓美軍部署“薩德”一事進行正式磋商並做出決定。考慮到美國正式要求在韓部署“薩德”時會遭到中國的反對,韓國政府正在研究以雷達探測距離較短的“末端攔截用雷達”(TRB,有效探測距離為600公里)為前提接受部署“薩德”的方案。報道稱,韓國政府和軍方意識到“薩德”在攔截朝鮮“勞動”導彈(射程1300公里)等方面的必要性,但顧忌到中方反對,一直保持慎重立場,中方擔憂部署“薩德”是為了監視中國。因此,韓國計劃要求美方部署探測距離為600-1000公里的末端攔截用雷達。
韓國《中央日報》當天報道了類似消息,題目是“青瓦&正商討引進不刺激中國、只可探測朝鮮的600公里薩德”。文章稱,隨着中國對追加對朝制裁“態度消極”,韓國關於“薩德”部署問題的商討正迅速升溫。繼總統樸槿惠之後,國防部部長韓民求也發表相關言論,此後關於韓美會開始正式協商的傳聞甚囂塵上。現在已出現韓美兩國正進行新商討的跡象。一名熟悉“薩德”問題的青瓦&相關人員&&,“現在正在實際工作層面上研究既不會刺激中國又可有效防禦朝鮮導彈威脅的方案”。這意味着,韓美兩國可能以只可探測朝鮮地區(探測距離600-800公里)的雷達構建“薩德”。
《韓國時報》1月31日稱,國防分析人士認為,隨着韓美接近討論部署“薩德”,費用和選址問題將成為焦點。一套“薩德”系統預計耗資2萬億韓元(約16億美元),每套系統由6個發射&(每台搭載8枚攔截導彈)、一個發射控制系統以及通信系統和探測雷達組成。《中央日報》援引韓國國防部一名核心人士的話稱,“去年美軍考察團在考察平澤、釜山、大邱和慶尚北道漆谷等地之後將大邱或漆谷選為候選地”。
這輪為部署“薩德”造勢的浪潮最先由美國《華爾街日報》掀起。該報1月28日援引美國官員的話稱,美國很可能於下周宣布與韓方談判部署“薩德”系統的消息,雖然韓方尚未明確做出決定,但從幕後的非正式協商看,在韓國部署“薩德”已經接近達成協定。韓國國防部發言人金珉奭1月29日對此予以否認,&&美國政府並未向韓國政府提議商討有關部署“薩德”的問題。金珉奭強調,在向韓國部署“薩德”的問題上,韓國政府仍然秉持“三無立場”,即無請求、無協商、無決定。但他同時&&,據悉,美國政府正在內部討論向韓國部署“薩德”的問題,韓國國防部認為,在駐韓美軍基地部署“薩德”,有助於維護韓國國防安全。
韓聯社稱,韓國國防部此前一直堅持“從國家安全和利益來考慮‘薩德’問題”的立場。金珉奭的言論是韓國國防部首次公開對在韓部署“薩德”事宜顯示積極態度。該社1月31日進一步評論稱,最近韓美政府高層的表態都顯示,雖然“薩德”入韓有可能是壓中國對朝施壓的一張牌,但現在看來,“薩德”實際在韓國部署的可能性似乎更大。“薩德”作為戰略武器一旦在韓國部署,肯定會對東北亞局勢産生重大影響,此前中俄兩國已經多次對此&&強烈反對。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接受採訪時稱,是否決定部署“薩德”需要美國和韓國站在同盟的角度共同決定,中國的反對“僅讓人關注”。
更多美國媒體也加入到鼓噪中。“‘薩德’:決策時刻已到”,美國“國家利益”網站以此為題稱,由於中國在制裁朝鮮問題上的態度“令人失望”,因此韓國現在完全有理由公開與美國討論部署“薩德”系統。韓方也有理由向中國發出“最後通牒”,如果中國不採取一切必要措施解決朝鮮的核威脅和導彈威脅,韓方就將選擇部署反導系統應對日益嚴峻的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