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時政 國際 財經 高層 理論 論壇 思客 信息化 炫空間 軍事 港澳 台灣 圖片 視頻 娛樂 時尚 體育 汽車 科技 食品
韓國頻道
首 頁 內政經濟文化軍事地方外交社會科技評論韓語娛樂旅游時尚留學圖片TV商務

中國媽媽看過來!韓媽育兒經:6孩都成哈佛耶魯博士

2016年01月10日 09:02:45 來源: 環球網

全惠星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

韓國首席媽媽走紅:將6個孩子培養成哈佛耶魯博士

相關圖片

  全惠星,博士,曾任耶魯大學教授,現任東岩文化研究所理長。

  出生於首爾,梨花女子大學英文係二年級時,以全額獎學金作交換學生去美國留學,在迪克遜大學學習社會學,後進入波士頓大學研究生院,取得社會學博士和人類學博士,曾學習漢語作品有《有奉獻精神的父母培養大人物》。

  她被譽為“韓國首席媽媽”,她用自己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將6個子女全部培養成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博士,畢業後,他們分別擔任著名大學的教授、院長和美國 白宮衞生部長助理等要職。《紐約時報》評論認為:“這個成功的家庭,可與美國歷史上著名的肯尼迪家族相媲美。”如今,奇蹟的創造者全惠星女士,成為全球媽 MD典範。

  全惠星接受美國哥倫比亞電視台專題採訪時,透露了她獨特的教育理念:“我在研究中國古代文化中受到了 啟發,中國有句話‘功夫在詩外’,運用到我的教育方法中就是功夫在‘學’外。”

  先來看看她6個子女的情況:

  大女兒慶信,哈佛畢業,麻省理工學院理學博士,現任韓國中央大學化學系教授。

  大兒子京柱,畢業於耶魯大學醫學院,曾任馬薩諸塞州衞生和公共服務部部長,現任哈佛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副院長。

  二兒子東柱,中學獲得美國總統獎;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和麻省理工學院哲學博士。

  三兒子洪柱,哈佛大學學業後,留學英國牛津大學,後回到哈佛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之後受到耶魯大學法學院的邀請,成為該學院首位韓裔客席教授。現任耶魯大學法學院院長。曾出任助理國務卿,主管人權事務。

  二女兒慶恩,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後,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現任耶魯大學法學院臨床法學客席教授。耶魯大學聘請的首位非白人的女性客席教授。

  説下這位首席媽媽的家教心得:

  1、媽媽們要懂得發展自我

  自我發展,就是在個人的職業範圍內,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華。不管從事什麼職業,媽媽都要盡最大努力去開發自我。要想培養優秀的孩子,就要先提高母親的能力。母親對一個家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對女性來説,事業和家庭就像小鳥的兩隻翅膀,只有力量均衡才能展翅高飛。女性如果不能把自己所處的社會和家庭結合在一起,不能積極愉快地生活,那麼,她的整個家庭,包括丈夫和孩子都會受到影響。

  母親應該在工作和家庭中找到一個均衡點。是否進入職場工作並不重要,關鍵的是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自己所承擔的職責,能否積極主動地自我發展,有無能力排列事情的先後順序,並解決家庭和事業相互衝突所産生的矛盾和困難。

  記得在我的孩子即將進入高中的時候,我也面臨過繼續工作還是照顧家庭的選擇。當時為了從財團那裏爭取到更多的研究經費,我如火如荼地開展了工作,並投入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但在孩子面臨升學問題,需要對話和勉勵時,我仍然選擇了孩子們。社會學學會的活動剛好訂在孩子正式開學的前夕,在我的專業領域裏,這是非常重要的聚會,但是我幾乎沒有去參加過。

  2、絕對不要為孩子犧牲自己

  我 懷上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心情很焦慮。我日思夜想怎樣做個好父母,怎麼才算好父母,加上當時又沒有別人的指導,連相關的書籍也找不到。我陷在這樣的焦慮中, 不能自拔。後來,我想起了我的父母,回憶起他們對我的教育過程,瞬間,不只是育兒問題,就連人生問題也好像是重新聚焦了一樣,變得清晰明朗起來。

  我的父母不是為孩子無條件犧牲的人。他們始終在學習、進步,充實自己的人生,他們的生活態度和世界觀影響到了很多人,也成為孩子們的榜樣。

  我從小時候他們對我的教導為起點,重新回顧了我的人生。這真是一次漫長而獲益匪淺的過程。在回憶中,點點滴滴的細節,如同養分重新滋養了我的內心。對我來説,懷孕不僅是做母親的開始,而且也是作為一個人,重新考慮今後的路、該做什麼以及不該做什麼等問題的寶貴契機。

  一般懷孕的母親都是如此,在欣喜的同時會擔心自己是否有能力成為一個好母親。這種擔心是必要的,一定要聽從自己的感覺,有了擔心的情緒,不要逃避,不要視而不見,要多考慮如何解決和疏導自己的擔心。這時如果想不清楚的話,以後就可能受到影響,偏離好父母的標準。

  如何成為好父母呢?

  很多父母愛孩子至深,可能認為要一切為了孩子,無條件為孩子犧牲,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全方位受到呵護。但是我不這麼認為。前面的文章中我也提到過,作為父母,關鍵在於如何能夠成為孩子們的引導者,幫助他們看到未來、走上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

  要 想成為最好的引導者,父母首先要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為了目標,計劃好自己的人生,日積月累,始終進步,並有能力去幫助和影響他人,方能成為孩子的好榜 樣。如果父母沒有這樣的能力,不能給孩子適當的指導和幫助,不能讓孩子從內心裏感到敬佩,那麼,孩子們自然不會向他們學習,即使他們為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激 不盡。

  僅僅有能力養育孩子,卻沒有能力引導孩子的父母,並不是合格和優秀的父母。父母自己一定要有目標意識,即使為人父母了,也要繼續努力。父母的人生應該是完整的,不能被孩子所隔斷。做到這點,反而會比無條件犧牲更難。但是,這才是真正愛孩子,也愛自己的父母要選擇的路。

  在這一點上,我們要想想,現在我對孩子的所作所為是不是出於真正的愛?我是否被一定要為孩子無條件犧牲的這種價值觀所包圍,執着於孩子,而忽視了讓自己成為 被孩子所尊敬和愛戴的父母?我是否將孩子看作是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夢想的代理人?父母生育了孩子,但並不能擁有孩子。父母和孩子從一開始就是各自獨立的, 大家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走,如果愛孩子,就要從“好母親情結”中擺脫出來,努力做自己。

【糾錯】 [責任編輯: 畢秋蘭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71370000000000000011106011349944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