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走進朝鮮足球人才的搖籃

新華網北京12月18日電 提起朝鮮足球,大多數人會豎起大拇指。去年10月,朝鮮女足、男足分獲仁川亞運會冠亞軍。朝鮮足球為何這麼強?朝鮮如何培養足球後備力量?新華社記者近日通過走訪平壤國際足球學校找到了答案。
平壤國際足球學校坐落在平壤大同江綾羅島人民游樂園旁,是平壤市唯一一所培養足球專業人才的學校。學校有教學樓、學生宿舍以及食堂、浴室、理髮館等設施,擁有8個足球場,其中4個是舉行6人足球賽的小型球場,其餘4個是標準場。目前標準球場中有3個是天然草坪,1個是人工草坪,學校正籌劃將另一個天然草坪改建成人工草坪,以便於學生們冬季訓練。


學生宿舍
副校長金哲雄告訴新華社記者,目前學校分為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學制分別為5年、3年、3年。初高中各3個班,小學兩個班,加上學前教育一年,總共需完成12年義務教育。學校可容納約230人,目前在讀學生190名,男女比例約為6:4。
學校每年面向全國招生兩次,各地從報名的學生中進行初選,通過初選的學生統一在該校進行二次選拔,合格後才能正式進入足球學校。然而,進入足球學校的大門並不代表能順利畢業實現體育夢想。學校採取循環淘汰制,每年會根據學生對足球的領悟能力和訓練水準淘汰10%左右的學生,淘汰的學生會回到原來所在地學校繼續學習。這樣的競爭機制使得所有學生在這裡刻苦訓練、毫不懈怠。
學生除了接受系統的足球訓練外,還需要學習與足球相關的理論課程。此外,還有20名老師教授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地理、外語等文化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