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專欄 >> 皮海洲
A股市場以不穿“綠鞋”為宜
2010-08-20   作者:皮海洲  來源:經濟參考報
 

 
  皮海洲

   “綠鞋”引入A股市場之後,更像是一種“護髮”機制。一旦新股跌進發行價,承銷商就可以用超額配售所得的資金,從二級市場上買進股票,直到超額配售所得資金用完為止。因此,A股市場的發行人穿“綠鞋”,實際上就意味着發行人股票在上市後的前30個自然日裏破發的可能性減少,換一句話説,就是為發行人股票上市後的“護髮”提供了一份“保險”。
  正是基於“綠鞋”機制在A股市場上的這種功能扭曲,筆者以為,A股市場的新股發行還是以不穿“綠鞋”為宜。
  就A股市場上的新股發行來看,哪怕是在股市低迷時期,新股發行始終都是供不應求。可以説,在A股市場沒有發行不出去的股票。任何時候,A股市場投資者對新股的需要始終都是旺盛的,進行超額配售幾乎沒有懸念。因此,在新股發行時,發行人大可將超額配售的股份,一併加入到發行股份的數量中去,沒有必要劃分發行股份數,超額配售後發行股份數。如光大銀行,未考慮本次發行的超額配售選擇權的發行股數為61億股,若全額行使本次發行的超額配售選擇權,發行股份數為70億股。這種表述方式,除了人為地增加表述上的麻煩,給投資者帶來視覺上的疲勞,以及各類數據顛來倒去給投資者閱讀帶來不便之外,並不能改變光大銀行最終發行70億股A股的事實。既然如此,不如乾脆就將光大銀行發行A股的數量確定為70億股更加直接明了,省去投資者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而從“護髮”的角度來説,穿“綠鞋”實際上存在着對投資者忽悠的成份。雖然説穿“綠鞋”確實存在一定的“護髮”作用,但這種作用終究是有時間限制的。即“綠鞋”的有效期限僅限於上市後的第一個月,30個自然日期滿,“綠鞋”的作用即不復存在。屆時,發行人股票該“破發”還是得“破發”。以農行為例,雖然在“綠鞋”機制的第一個月,農行沒有破發,但這並不代表農行“脫鞋”後就不破發。如農行目前的股價仍在2.68元發行價附近掙扎,任何哪一天農行“破發”,都不會是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而既然“綠鞋”並不能保證新股長期不破發,那麼它的“護髮”作用就非常有限了。如此一來,某些發行人在股票發行時聲稱的“保證股票不會破發”,實際上是在利用“綠鞋”機制來忽悠投資者。
  更加重要的是,“綠鞋”機制有可能成為發行人圈錢的幫兇。發行人之所以突出“綠鞋”機制的“護髮”作用,無非是想告訴投資者,發行人的股票不會破發,因此投資者申購發行人的股票是安全的,以此來吸引投資者申購。也正因如此,“綠鞋”機制就成了發行人選擇較高發行價發行新股的推手。因為在沒有“綠鞋”的情況下,“赤腳”發行的股票更容易破發,因此為了避免破發,發行人有可能會降低發行價格。但有了“綠鞋”之後,“破發”似乎有了防範措施,因此發行人對“破發”的擔心並不強烈,於是也就不會降低發行價格了。而且,就投資者而言,在“破發”風險較大的情況下,投資者申購新股也會慎重一些,但有了“綠鞋”這個“護髮”機制,投資者的風險意識淡薄了許多,這樣在發行價格上也就不會與發行人斤斤計較。可見“綠鞋”機制有抬高發行價格,助長髮行人圈錢的功能,容易成為發行人圈錢的推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用T+0拯救大盤新股實屬昏招 2010-08-18
正視創業板發審中存在的問題 2010-08-17
“4000億險資進股市”只是一個畫餅 2010-08-11
解決養老金缺口要有實際措施 2010-08-04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壟斷行業收入分配改革的理論廓清[思想頻道]中國品牌的追求不能急於求成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