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專欄 >> 郭田勇
管理通脹預期應防物價畸漲
2010-04-01   作者:郭田勇  來源:經濟參考報
 

 
  郭田勇

  在西南大旱嚴重創傷當地農業生産之時,農産品及相關資源價格也不斷走高:歷來品質較差的重慶大米,最近備受追捧,重慶米價因此全線上揚超過30%;持續的乾旱,使普洱、三七等産量驟減,市場價格不斷上漲,大有再現“普洱07瘋狂”之勢;農業股亦擺脫早前業績不佳的影響,集體“飄紅”領漲兩市。不僅如此,國家統計局不久前公布的2月份C PI數據同比上漲2.7%,直逼政府3%的全年C PI調控指標,不禁使得物價全面上漲、通貨膨脹行將來臨的傳言再次佔領高地。
  不過,本階段米價上漲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此外,我國有足夠的糧食庫存滿足市場需求。可以説,旱情並未對我國糧食總供給帶來明顯影響。因此,可以預測,乾旱對全國物價上漲及通脹壓力不大。
  當然,如果乾旱持續蔓延,中國農業生産將受到較大影響,甚至可能影響下半年的物價走勢,産生更為強烈的通脹預期。因此,對西南大旱可能帶來的通脹預期,政府部門還應給予高度關注,從多方面進行有效的通脹預期管理。
  其一,加強政策宣示工作,避免由非理性通脹預期引發的“羊群效應”。可以説,非理性通脹預期比通脹本身更具殺傷力。相關部門應通過輿論引導,向公眾表明中國有保持物價穩定的能力和中國並不存在顯著通貨膨脹的現實,穩定民眾通脹預期。
  其二,綜合運用各种經濟、行政政策,化解物價上漲壓力。首先,國家應啟動應急預案,採取大米專項儲備等一系列糧食保障政策;其次,政府應加強對西南受災地區的糧食及其他生活必需品調度,保持受災地區物價穩定;再次,市場管理部門要加強監管,防止商販利用當前大旱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並對不法商販予以嚴懲。
  其三,及時啟動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産能力建設等相關規劃,加強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實施種子工程、植保工程等項目,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繼續實施玉米、大豆、油菜臨時收儲政策,完善操作辦法和機制,健全農産品進口協調機制,並適度擴大農産品臨時收儲政策實施品種和範圍,完善農産品國際貿易調控政策,有效穩定農産品市場價格。
  最後,投資者應加強投資理性。在經濟作物減産的情況下,普洱、三七等市場颳起一股“漲價風”。但是,價格不應脫離價值過遠。投資者應注意區別價值和市場表現,應注重內在價值的增長。
  在中國“囤”是一種畸形的社會現象“囤地”讓樓市一級市場泡沫嚴重“囤房”讓房價愈加走高“囤米”讓南方多城市米價高漲,更暴露了政府調控的不到位,不完善。如果西南乾旱災害天氣持續下去,更為強烈的通脹預期將會蔓延整個中國。如何在保障西南受災群眾基本生活的基礎上,利用有效方法管理現階段不斷強化的通脹預期,穩定物價,將是中國政府亟須解決的問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通脹預期管理不能松懈 2010-08-09
楊國中:貨幣政策要防止通脹預期向現實轉換 2010-07-07
建信基金:通脹預期變化形成債市走強的基礎 2010-06-18
通脹預期管理或還任重道遠 2010-06-10
管理通脹預期要避免三大誤區 2010-05-19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壟斷行業收入分配改革的理論廓清[思想頻道]中國品牌的追求不能急於求成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