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間圖書庫存碼洋增長近1倍
出版業“亞健康”
2013-02-20   作者:楊旭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字號

  解

  發展按需出版成藥方

  治本需消除制度紅利

  過高庫存的壓力,足以摧毀一個行業。日本資深出版人小林一博所著的《出版大崩潰》,記錄了1997—2003年間日本出版業一落千丈的崩盤歷程,其中一個重要症狀就是高庫存、高退貨:圖書退貨率平均在50%左右,高的可達90%;而倉庫裏堆積如山的無效庫存,令日本出版人嘆惜“死書纍纍”。

  儘管目前國內的出版庫存尚沒有踩到日本曾經的紅線,但殷鑒不遠,中國出版業還需及早自診、自治。

  發展按需出版,是鬱椿德給出的藥方,“按需出版可以實現訂單式銷售,有效減少了庫存的風險”。同時,一些斷版書的零散需求、專業書籍的窄眾特性,都可以借由按需出版來提供。

  “這樣的出版模式,在美國每年呈現兩位數字的增長。”鬱椿德介紹,美國最大的中盤商英格拉姆、最大的網絡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在零售終端都提供按需出版的服務。

  儘管按需出版也是中國書業的熱詞,但常被誤讀。“按需出版(印刷)在印刷企業一頭熱,他們紛紛發展能以較低印數起印的短版印刷,但按需出版的商業模式並未真正建立起來。”沒有跟零售結合起來的改造,在鬱椿德看來,還是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除此之外,供銷鏈建立信息共享制度、改善財務結算制度等也都成為專家建議的“良策”。然而,這些技術層面的建議,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只是治標之策,只有打破“不生不死”的體制壁壘,才能真正提供改革的前提。“依附於制度紅利,就能生存下去,出版社又怎麼會自討苦吃在市場中打拼?”專家指出,能夠有生有死、允許資本運作才能讓死水流動起來,才能改變多而不強的出版格局,消滅無效庫存,才可以真正倒計時。


1234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上海圖書館推出“年度閱讀對賬單” 2013-02-20
“家是避風的港灣”圖書朗誦會舉辦 2013-02-07
打擊網絡盜版意味着更多電子圖書銷售 2013-02-06
實體書店仍是圖書發行最主要渠道 2013-02-05
法圖書市場並未崩潰 2013-02-0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