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間圖書庫存碼洋增長近1倍
出版業“亞健康”
2013-02-20   作者:楊旭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字號

  析

  為免斷貨書店傾向多進書

  信息不暢定産量只憑感覺

  “每一次確定圖書的印數,都是雲繚霧繞。”一位出版業內人士坦言,推出新書之際是最忐忑的時候,入市前不知市場容量多少、入市後難以追蹤銷量行情,印多印少往往跟着感覺走。

  霧裏看花、感性決策,是庫存積壓的直接原因。“出版從賣方轉向買方市場,確立了渠道為王的地位。”做發行出身的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前總編輯周蔚華,深深感受過出版供銷鏈上的不對等,所有賣不出去的圖書,書店都可以退回給出版社,“風險主要在出版社。”

  退貨權在手,讓書店無後顧之憂。為了確保不斷貨,“書店總是傾向於多進一點,反正賣不完可以退。”這樣的“高估”需求,在周蔚華看來,很容易讓出版社“出版過剩”。

  為何不禁止退貨?近些年的中小書店、專業書店倒閉潮,令零售市場大多為大書城所壟斷,“大書城的貨源很多,除非是極暢銷或者品牌書係,否則沒有議價的餘地。”周蔚華感慨。

  大書店的“霸氣外漏”,不僅表現在進貨環節的“説一不二”,更有一種懶於合作的高姿態。“回款慢不説,要想查看銷售數據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事。”缺乏銷售數據的實時追蹤,讓出版人決策時心裏沒底。“許多零售終端只會在年底結算時告訴你銷量。”對於零售商的愛答不理,謝文輝深有同感。“儘管許多出版社正在推進與書店的數據庫共享,但這樣的進程顯然有些慢。”對於這樣的局面,謝文輝有心無力。


1234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上海圖書館推出“年度閱讀對賬單” 2013-02-20
“家是避風的港灣”圖書朗誦會舉辦 2013-02-07
打擊網絡盜版意味着更多電子圖書銷售 2013-02-06
實體書店仍是圖書發行最主要渠道 2013-02-05
法圖書市場並未崩潰 2013-02-0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