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經參 財智
|
經參 思想
|
經參 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經濟參考網讀書頻道
第一章 32歲之前的財富軌跡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白話文:“道”是獨一無二的統一體,這個統一體産生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成為一種適勻、和諧的狀態,這種適勻狀態便産生出萬物。 人人都渴望擁有財富,但並非人人都懂得如何創造財富。 在那些真正擁有財富的人看來,創造財富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1962年,巴菲特曾講過這樣一個與財富有關的故事: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曾三次資助哥倫布的航海事業。通過不確切的估計,伊莎貝爾提供了約3萬美元的資助。從最後一次資助(1502年)算起,到今年共計460年時間裏,如果以4%的複利進行投資,那麼將有2萬多億美元;這筆錢如果累積到現在的話,將是12萬億美元。 根據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做一個假設:假定一個剛出校門的年輕人,他在開銷之餘每年都能夠有1.4萬元的余錢進行投資,而投資每年可以獲得20%的收益,假定他40年後退休,那麼他退休後將有多少財富?——1.028億! 這個故事和假設説明了一條最樸素的生財之“道”: 財富=f(初始財富,時間,複利) 對於這樣一個函數關係,我們可以做如下的解讀: 時間,是一個衡量。任何人都無法改變,所能改變的只是對時間的利用效率; 收益率,既可以是複利,也可以是投資收益率等,是撬動財富的一根杠桿,反映的是財富的增長速度,取決於每個人運用財富的能力; 初始財富,即第一桶金。 一般理解第一桶金為原始資本,這不能不説是一種誤解,至少是一種片面的理解。通常意義上的第一桶金最多相當於老子所説的“一”。因為,面對這樣一個命題,我們有理由追問:第一桶金來源於什麼?就像老子通過追問宇宙的起源得出“道”這樣一個概念一樣。在我們追尋巴菲特的創富軌跡的過程中,也有必要對巴菲特的財富之“道”進行尋根溯源。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頁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