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上市公司中報凸顯經濟新變化
2018-08-28 作者: 記者 吳黎華/北京報道 來源: 經濟參考報

  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接近尾聲,微觀端企業的運作狀況逐漸浮出水面。數據顯示,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盈利依然保持較高增速,但內部結構分化加劇。在周期性行業繼續保持高景氣度的同時,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通信等經濟中的新動能日益壯大,引領中國經濟發展。

  近七成實現業績增長 383家凈利翻番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記者發稿時,滬深兩市共計有236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8年半年報。上述2361家企業今年上半年共計實現營業總收入10.24萬億元,同比增長14%;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647.8億元,同比增長24%。在剔除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類行業後,其余2320家非金融類企業上半年共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172億元,同比增長28%。

  從凈利潤增速分布來看,已經披露中報的2361家企業中,有1616家凈利潤同比實現增長,佔比68.2%。其中凈利潤同比增速在50%以上的有617家,佔比26.1%;凈利潤同比增速在100%以上的有383家,佔比16.2%。與此同時,2361家企業中上半年共有190家凈利潤出現虧損,佔比為8.0%。

  從各行業來看,上游的周期性行業仍然是凈利潤增速最為顯著的行業,也是上半年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長的主要來源。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7.1%。1-7月份,新增利潤較多的行業主要是:石油新增利潤1145.1億元,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利潤比重為20.1%;鋼鐵1139.5億元,佔20%;建材797.5億元,佔14%;化工721.1億元,佔12.6%。這些行業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為66.6%。

  在鋼鐵行業,WIND統計數據顯示,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目前共計有27家鋼鐵類上市公司公布了2018年中報。上述27家企業上半年共計實現營業總收入5560億元,同比增長1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3億元,同比增長127%。27家上市鋼企中有26家凈利潤出現增長,其中13家凈利潤增速在100%以上,且無一虧損。

  在石油石化行業,中石化半年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萬億元,同比增長11.5%,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6億元,同比增長52.5%。中石油此前發布的業績預告則顯示,預計2018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135億元至155億元,同比增長107%至122%。

  兩極分化加劇 中小創凈利增速放緩

  除了行業分化之外,在上市公司業績整體實現增長的背後,內部結構性分化更加明顯。分板塊來看,已經披露半年報的1064家主機板上市公司共計實現凈利潤7414億元,同比增長26%;707家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共計實現凈利潤1078億元,同比增長12%;480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共計實現凈利潤388億元,同比增長12%。總的來看,主機板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增長速度顯著高于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

  實際上,由于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業績預告披露得較為完整,對于中小板和創業板業績增速的下滑,業內已經有所預期。中信建投預計,2018年上半年中小板上市公司凈利潤為1558.52億元,同比增長23.79%,較去年同期顯著放緩;上半年創業板上市公司凈利潤為546.25億元(剔除溫氏股份、樂視網),同比增長9.72%,較去年同期略放緩。從市值大小角度看,市值在300-500億元的公司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速為40.26%,市值在200-300億元的公司為27.73%,市值在100-200億元的公司為26.27%,市值在50-100億元的公司為11.69%,市值在50億以下的公司為9.49%。

  申萬宏源的研究則顯示,在剔除了金融板塊和部分異常值以及重大重組事項之後,預計創業板2018年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速為10.37%,較今年一季度的14.85%有所放緩;中小板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速為11.12%,較2017年全年的18.63%和今年一季度的15.63%出現顯著下滑。創業板中次新股2018年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僅為2.66%,中小板中次新股2018年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則為-3.45%。

  從現金流情況來看,WIND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主機板企業共計實現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4873億元,同比增長11.10%;中小板企業則為-293.1億元,創業板則為-56.3億元。從資産負債率來看,主機板企業(非金融)平均資産負債率為43.86%,與去年同期的43.77%持平;中小板企業平均資産負債率為37.85%,較去年同期上升1.45個百分點;創業板企業平均資産負債率為31.14%,較去年同期上升1.73個百分點。

  新動能保持高速增長 引領經濟發展

  在上市公司業績整體實現增長,內部結構分化的基礎上,2018年上半年,包括高端裝備、戰略性新興産業等中國經濟中的新動能仍然在保持高速增長,正在引領中國經濟的發展。

  發改委數據顯示,高端裝備、戰略性新興産業等先進制造業投資佔比穩步提高,傳統制造業投資增速減慢,顯示投資結構調整向好發展。2018年1-7月份,高新技術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現代服務業新增意向投資額佔總投資額的比例分別為5.8%、14.2%、27.7%,同比分別提高2.1、4.2、4.7個百分點。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1-7月,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分別為50.4萬輛和49.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5.0%和97.1%。在上市公司層面,鋰電池巨頭寧德時代半年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93.60億元,同比增長48.69%,其中動力電池係統收入71.88億元,同比增長34.92%,佔主營收入的79.9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上半年該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97億元,同比增長36.55%。

  在生物醫藥行業,業績高增長仍然在持續。藥明康得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0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12.7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1.31%,扣非後的凈利潤達到8.2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2.30%。藥明康得表示,增長主要得益于公司中國區實驗室服務及臨床CRO業務的增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明星資本化”:熱潮之下隱藏亂象

“明星資本化”:熱潮之下隱藏亂象

導演當老板、演員成富豪,演藝界人士華麗轉身成為成功商人,成就了娛樂圈和商界的一段段佳話。然而,在愈演愈烈的“明星資本化”熱潮之下,並非都是“財商高過演技”的傳奇。

·景區各自為政難成合力 三峽遊吃老本直“掉粉”

央企重組布局漸浮水面

央企重組布局漸浮水面

今年央企領導層的調整力度和密度都是空前的。截至目前,今年已有至少42家央企進行了176位領導人員職位調整。

·地方國企混改擴圍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