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兩個統籌”工作大局 儋州全力扛起海南高質量發展“第三極”應有擔當

2022-09-21 20:35   來源: 新華網

  自8月初海南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儋州洋浦聞令而動,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全省一盤棋思路,全力籌建洋浦方艙醫院,減輕各市縣疫情防控工作壓力,同時確保洋浦工業“心臟”平穩有序“跳動”,深入開展自貿港政策先行先試,持續推動制度集成創新,為全省有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大局發揮了“壓艙石”作用,在實戰中檢驗了“儋洋一體化”改革成效,扛起了海南高質量發展“第三極”應有的擔當。

  11天建成3座方艙萬張床位 接收各市縣患者扛起防控擔當

  建設方艙醫院是有效阻斷疫情傳播的重要手段和關鍵環節。本輪疫情發生後,儋州市立即啟動方艙醫院建設,第一時間抽調精幹力量組成工作團隊,以鐵的紀律和紮實的工作作風,全力調配材料、配備物資、不分晝夜、加班加點推進方艙醫院工程建設。從8月7日啟動一號方艙醫院建設,到18日三號方艙醫院啟用,僅用11天,相繼建成總床位數達9300張的三家方艙醫院。

  在隔離用房最吃緊的時期,儋州市騰出近3000間條件最好的客房,全力做好江蘇、廣西、山西、山東等援琼方艙醫院運行團隊後勤服務;迅速擬定方艙醫院後勤保潔、保安工作組織架構,選聘高素質人員進駐方艙醫院提供服務,全力配合醫療團隊做好院內感染防控,得到病患、院方的高度認可。

  在運行24天時間裏,儋州三家方艙醫院共接收三亞、東方、臨高、萬寧、樂東、陵水、定安等市縣新冠患者4600多人,提供了及時有效的醫療服務,為加快患者救治作出了儋州貢獻。

  服務保障各地漁船漁民 全員零感染順利開漁

  “這是您的防疫和生活物資,請接好。”9月4日,在儋州市白馬井中心漁港,儋州市農業農村局和白馬井鎮政府組織工作人員,駕駛補給船隻,給因疫情暫留海上的漁民運送所需物資。

  疫情初期,儋州市發布通知通告,指引各地漁船有序停靠儋州,規範防疫。疫情期間,共有儋州、東方、萬寧、文昌、陵水以及浙江等地422艘漁船、1756名漁民停靠白馬井中心漁港,得到了儋州市用心用情的細緻服務,全體漁民平安度過疫情,無一感染。

  談到疫情防控期間,儋州如何管理和“照顧”外地停靠港口休整漁船時,陵水籍漁民尤長存説,儋州的管控措施雖然很嚴格,但是“人情味”十足,儋州的“操心”讓我們感覺很“暖心”;雖然不允許我們下船,但會組織醫護人員到船上為船員進行核酸採樣,缺少物資向他們反映,也會很快得到解決。

  9月14日,白馬井中心漁港彩旗飄揚,馬達轟鳴,1358艘漁船駛向大海,儋州順利開漁!“儋州的服務沒有因開漁而‘下線’,出海之前,他們就為我們&&好用於儲存魚獲的冷庫,方便我們回港時能及時將魚獲儲存起來。”尤長存説道,多虧了儋州的照顧讓他們在疫情期間有個落腳地,有效的管控讓漁民零感染,順利出海作業。

  “工業心臟”強勁搏動 制度集成創新護航

  在疫情面前,被稱為海南“工業心臟”的洋浦,自海南本輪疫情發生以來,一直在強勁搏動。儋州洋浦主動作為,對31家規模以上企業和75個在建項目進行閉環管理,各企業服務專員迅速下沉企業,駐點組織重點企業核酸檢測,積極疏通解決企業生産和員工生活難題,全力做好原料供應、産品運輸及抗疫生活物資保障工作,為企業的生産發展保駕護航,有效穩住了洋浦工業生産基本面。

  疫情期間,洋浦各重點工業企業主動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扛起責任擔當,自覺做好核酸檢測,以最快速度實現了生産人員閉環管理,確保安全生産。在澳斯卡國際糧油加工廠包裝車間,自動生産線高速運轉,每天都有2000噸貨物送到海南全省各地,保障疫情期間全省的食用油穩定供應,有效解決了疫情期間島外食用油進島量少的保供難題。海南煉化實行“泡泡式封閉管理”,各生産裝置正常運行,保障海南省成品油及液化氣穩定供應,8月工業總産值55.23億元,同比增長22.1%。逸盛石化8月工業總産值15.96億元,同比增長34.9%。金海漿紙8月紙漿産量增加至16.47萬噸,工業總産值13.67億元,同比增長14.3%。百萬噸乙烯、華能熱點聯産、17萬噸熱塑性彈性體、申能海上風電、大唐海上風電産業園等重點項目投資按進度推進。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運轉有序,8月15日單日箱量還創造了6093標箱的新紀錄,船時效率平均達到55.5自然箱,助力洋浦全港8月集裝箱量同比增長3.26%。對於船舶登記等可以實現“非接觸”類行業,通過遠程操作的方式,疫情期間仍然完成船舶固投3.34億元。儋州洋浦成為全省穩住經濟大盤的重要“壓艙石”。

  即便在疫情防控中,儋州洋浦始終將制度集成創新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核心任務,集成創新“中國洋浦港”船籍港製度,在船舶登記的落戶流程、船舶監管服務等方面率先實施“全島一港”國際船舶註冊機制、“兩級審查”國際船舶登記流程、保稅油供應船舶裝船作業報告流程、“船舶安全監督遠程復查系統”、外國籍人員在船員領域准入制度等五項國內首創性做法。“中國洋浦港”船籍港製度集成創新得到了市場主體的廣泛認可,入籍“中國洋浦港”的國際船舶已達33艘,海南省國際航行船舶總噸位歷史性躍居全國第二。

  此外,儋州洋浦還持續推動實現保稅港區加工生産企業“一線”徑予放行業務,促進貿易便利物流暢通。8月24日,洋浦保稅港區內企業海南金髮科技有限公司申報“一線”徑予放行的兩票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順利進入保稅港區,這是洋浦保稅港區內加工生産企業首單“一線”徑予放行業務,進境手續相比傳統通關模式更加簡化便捷,通關效率進一步提升。

  “一手打傘,一手幹活”復工復産穩經濟

  農民走出家門開始生産,企業廠房生産線有序運行,建築工地機器轟鳴......儋州堅持“一手打傘,一手幹活”,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統籌做好農業生産、企業生産、重點項目建設等復工復産工作,盡最大努力降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在推進“儋洋一體化”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當中,採取超常規舉措,8月間完成6次項目視頻審查會,取得了4份項目前期批復文件和2份專項審查意見。截至9月18日,儋州洋浦已有169個在建項目全面復工復産,其餘項目正在緊鑼密鼓進行準備工作。

  “要全力以赴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錨定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緊盯重點工作、重要環節,研究制定具體方案、具體措施,深入企業一線、項目一線,科學有序有力組織各重點企業復工復産,重大工程加快建設,農業復工復産,服務業升溫發展,擴大有效投資,培育消費熱點,拓寬招商渠道,將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影響的工期趕上來,以實際行動切實扛起全省穩住經濟大盤行動中的儋州洋浦擔當。”9月8日晚,十三屆儋州市委常委會(洋浦工委)第43次會議召開,會議着重部署了復工復産工作。

  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越是困難時刻,儋州洋浦越是堅定信心,越是沉着勇毅,“儋洋一體化”發展潛能越能充分釋放。今年還剩不到4個月時間,各項發展任務十分繁重。儋州洋浦將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危機感,戰疫情、保民生、促發展,答好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這道“必答題”,在攻堅克難中開拓前進。(韋斌)

[責任編輯 王雯君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911290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