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儋州西照村建立“一二三四五六”防疫機制
織密村莊防疫網
8月19日上午,儋州市三都辦事處西照村路口,一面鮮艷的黨旗迎風招展,兩名防疫工作人員在對進出卡口的人員查驗健康碼。
村委會辦公樓的院子裏,村民們整齊地坐在三排塑料凳上,排隊等待做核酸,每張塑料凳間隔一米。前面的村民做完核酸後,後面的村民跟上,但不能挪動塑料凳,整個核酸採樣工作井然有序。
這是村幹部想出來的招數。西照村黨支部書記羊王彥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他們搬來幾十張塑料凳,按一米的距離擺放,讓前來做核酸的村民坐著等候,等到院子的塑料凳有空位了,才讓外面的村民進來,這樣解決了村民排隊擁擠的問題。
位於洋浦東部生活區的西照村下轄10個自然村,有498戶2700餘人。其中兩個村,還租住着500多名在洋浦産城融合安居工程等項目工地的外省工人,這增大了該村的疫情防控壓力。
西照村黨支部根據三都黨工委、辦事處的疫情工作部署,結合本村情況,建立了“一面旗幟、二個方案、三個到位、四個測點、五支隊伍、六個卡點”的抗疫工作機制,築牢抗疫防線。
一面旗幟,即始終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飄揚;二個方案,是結合村情,制訂《西照村委會疫情期間實行臨時性全域靜態管理核酸檢測工作實施方案》和《西照村委會疫情期間實行臨時性全域靜態管理卡點設置工作實施方案》,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進行;三個到位,是指安排好的工作,各崗位必須準時到位,防疫物資必須提前到位,工作執行必須到位;四個測點,即合理選好4個核酸檢測點,方便村民開展檢測;五支隊伍,即組織黨員隊伍、鄉村振興工作隊、包點工作組、網格員隊伍、村小組五級戰鬥體系全部投入抗疫一線;六個卡點,是説在盤龍、福照、黃煙、東方等6個主要路口設立卡點,組織黨員幹部、村民等輪流值班。
“每個卡點和核酸採樣點,村幹部和黨員必須在崗。”羊王彥説,全村44名黨員,除了居住在外面及年老體弱的老黨員外,其他30多名黨員都主動參與抗疫一線,沒有人喊苦叫累。
“一二三四五六”抗疫工作機制的建立,讓西照村的抗疫工作運轉順暢。“接到三都辦事處的指令後,我們立即安排,短時間內就在10個自然村實行了臨時性全域靜態管理。”羊王彥説。(記者 林書喜 特約記者 李靈軍 通訊員 符潤彩)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