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24個重點涉疫社區(村)開展攻堅拔寨行動

2022-08-22 08:48   來源: 海南日報

  原題:三亞24個重點涉疫社區(村)開展攻堅拔寨行動

  鉚足幹勁 以快制快

  優化流程,加快核酸採樣速度;不斷完善轉運機制,加強統籌調度;科學消殺,築牢疫情防控屏障……連日來,三亞24個重點涉疫社區(村)大力開展攻堅拔寨行動,按市領導包片、區領導包社區模式,集中省、市優勢兵力,組建社區工作隊,實施同住共管,實行優先檢測、優先流調、優先轉運、重點管控,集中力量進行重點攻堅,堅決阻斷疫情傳播鏈條。

  通力配合 核酸採樣“加速度”

  8月21日,天還未放亮,三亞市吉陽區商品街社區工作人員林丙徵趕到居委會時,不少人已早早在此忙碌。搬運防疫物資、粘貼核酸採集管條形碼、統籌分配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林丙徵也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加快工作速度,要趕在醫護人員抵達前將各類醫療物資分配好”“按照慣例,每支核酸採樣小分隊都要按比例配備‘喊樓’志願者”……一聲聲催促聲此起彼伏。

  “商品街社區位於三亞城市中心地帶,常住人口約1.6萬餘人,社區共有13條巷、38個小區,居民樓房密集,在短時間內完成挨家挨戶核酸採樣工作並非易事。”商品街社區黨支部書記陳泰璋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提前把物資、人員分配好,並科學規劃入戶採樣路線,能節省不少時間。

  7時許,百餘名“大白”的身影出現在商品街社區,一支支由商品街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和醫護人員組成的“核酸採樣小分隊”走入大街小巷。“大家開門做核酸了,請提前準備健康碼”“3號樓採樣即將結束,請4號樓的居民做好準備”……志願者用小喇叭“喊樓”的聲音格外響亮。

  核對身份信息、掃描健康碼、取拭子、採樣、裝管……信息採集員林明珍和醫護人員分工明確,“一掃一採”,儼然已是配合默契的搭檔。

  “整個商品街社區分為7個網格,以最大的第七網格為例,以前完成核酸採樣工作最長需要6個小時。”林丙徵説,為提高核酸採樣效率,一方面,商品街社區網格員提前在居民群裏通知核酸採樣時間,同時科學整合“核酸採樣小分隊”力量,抽調一部分志願者“喊樓”,提前叫醒居民。

  “此外,連續上門進行核酸採樣後,社區工作人員對各自負責片區的居民信息了然於胸,無需再一一核實人數,這也進一步縮短了採樣時間。”林丙徵説,當天不到11時,第七網格3300多名居民的核酸採樣工作就已全部完成。

  分秒必爭 加緊轉運“跑贏”病毒

  “所有人員迅速行動,容不得耽誤一分鐘!”8月19日0時許,從接到重點風險區域群眾轉運通知的那一刻起,三亞市吉陽區臨春社區的“快速轉運工作機制”第一時間運轉了起來。

  設在臨春小學的轉運指揮部燈火通明,省市區相關負責人坐鎮指揮,由志願者、市區兩級機關工作人員、居委會工作人員、民兵等組成的信息、流調、轉運等小組分秒必爭,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十幾分鐘後,所有工作人員集結完畢、分組行動,根據轉運名單快速通知,努力做好群眾溝通工作。“半夜接到通知,要從自己家轉到隔離點,大家的顧慮我們能理解,所以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告知群眾轉運的標準,目前區域存在感染風險,繼續待在家裏很不安全。”臨春社區黨總支部書記董國快介紹,居民情況千差萬別,顧慮也各有不同。

  臨春社區人口密集、人員複雜,如何快速有序完成轉運工作?這就需要工作人員信息核實清楚、工作通知到位。“當時的辦公室,電話聲此起彼伏,工作人員挨家挨戶打電話,把具體情況告知需要轉運的住戶,大家都在跟時間賽跑”。負責轉運工作的三亞市吉陽區相關負責人説。

  電話告知後,工作人員還要穿好防護服來到居民區,拿着喇叭“喊樓”,敲門通知每一層樓的住戶。“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擔心有群眾沒聽見,或者獨居老人行動不便等,短暫的時間裏要考慮到所有的可能性,確保轉運工作順利。”相關負責人説。

  凌晨4時許,相關部門快速調度的轉運車輛趕到社區,在樓下等候的轉運群眾已準備就緒。一一檢查健康碼、查看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掃“轉運碼”……以快制快,分秒必爭。臨春社區重點風險區域群眾的轉運工作,一直持續到了8月20日凌晨4點,工作人員晝夜未眠。24小時安全轉運3723人。

  借助科技 進一步加強社區管理

  “各位居民朋友,疫情防控,人人有責,請不要出門,謝謝配合。”8月21日上午,一台無人機騰空而起,出現在三亞紅旗街社區的上空,通過巡迴“喊話”,提醒居民做好防護。

  省公安廳海岸警察總隊警察王輝能和陵水黎族自治縣公安局警察陳家傑是現場的“操作員”和“觀察員”,通過無人機上的高清攝像頭,他們可以實時察看路面情況。

  “通過操縱無人機,我們最快5分鐘就可以完成社區的總體巡邏,之後再根據情況,對重點區域開展二次巡邏。”王輝能介紹,無人機具有機動性強、靈活性高、覆蓋面廣的優勢,能夠有效避免人員近距離接觸,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同時容易引起居民注意,增強防疫宣傳效果,“一旦發現有人員非必要擅自外出或不按規定執行封控管理,我們會第一時間進行高空提醒、低空勸離,及時處置。”

  紅旗街社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該社區內設置了多個卡口,安排人員24小時輪流巡邏,對於一些樓層較高、人員不便前往的地方,社區向科技借力,通過無人機巡查與人工巡查相結合,快速、精準、有效地對管控居民及時喊話、及時管控。(記者 徐慧玲 李夢楠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劉麗萍)

[責任編輯 張瑜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9112893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