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尋找下一顆“頂流”荔枝

2023-06-06 08:40   來源: 海南日報

  原題:為破解荔枝産業“一品獨大”問題,我省加強品種創新、規劃引導、技術轉化——

  尋找下一顆“頂流”荔枝

  我省最“能打”的荔枝都來了——日前,2023年度海南荔枝新品種現場觀摩品鑒會在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果樹科研創新基地舉行。49種大小不一、紅綠各異的荔枝,在長桌上依次排開,代表了海南荔枝品種品質的“天花板”。

  海南還有這麼多好吃的荔枝品種?現場的一些種植大戶直呼意外。

  長期以來,我省荔枝種植面積九成是“妃子笑”這一“頂流”品種。“一品獨大”,導致海南荔枝品種結構相對單一、産期集中,易造成銷售“堵車”,市場也容易受到其他省份的荔枝衝擊。

  正因如此,我省正不斷加大荔枝新品培育力度,以改變當前種植結構,培養出下一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頂流”荔枝品種。

  差異競爭,上市要趁“早”

  每年3月,當大多數荔枝樹仍處于開花坐果時期時,早熟品種“桂花香”荔枝已經搶“鮮”上市。

  “每斤田頭價售價超過30元,還在樹上就被經銷商訂購完了!”樂東黎族自治縣萬衝鎮荔枝基地管理員陶永華介紹,“桂花香”是當地引進培育的荔枝新品,具有清甜多汁、小核、皮硬等優點,品嘗時還有股淡淡的桂花香。

  近年來,海南省農業科學院著力開展特早熟荔枝種質資源創新利用,篩選出“桂花香”“早荔1號”等11份特早熟優良株係。

  “尤其是‘桂花香’,雖然是近幾年的新品,但因上市時間早、經濟效益高,很受農戶歡迎。”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果樹研究所副所長胡福初説,該品種目前在全島種植面積已突破1萬畝,主要集中在陵水、樂東等市縣。

  “桂花香”量價齊升的時候,瓊北種植的“妃子笑”荔枝在每年上市期,經常會遭到島內島外兩頭“堵”。

  “瓊北的‘妃子笑’,前有海南南部的荔枝掃尾,後有‘兩廣’地區的荔枝追趕。夾在中間,銷售壓力特別大。”海口金綠果水果産銷專業合作社的徐德冠説,特別是到尾果的時候,經銷商和農戶幾乎都賺不到錢,大家更新荔枝品種的意願非常強烈。

  上市越早、價格越高,這已成為荔枝行業從業者的共識。“大數據分析顯示,每年5月1日以後上市的海南荔枝品種,價格經常會被‘攔腰截斷’。”海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黃正恩介紹,海南荔枝育種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要在“早”字上做文章。

  加強轉化,打造科技“荔”

  想要破局,尋找下一顆“頂流”荔枝,離不開科研力量的支撐。

  海南自主選育的無核荔枝憑借其高品質享譽全國。目前主要有“A4無核”和“南島無核”兩個品種,果實色澤鮮艷,雙果並蒂,價格昂貴,每年在市場上都供不應求。但因其難成花、裂果落果嚴重,有些年份成果率不足10%,大部分果農不敢輕易嘗試。

  去年,中國熱科院荔枝龍眼研究團隊經過多年科技攻關,研發了無核荔枝催花技術和防裂防落技術。澄邁縣妙果樹無核荔枝基地負責人楊成飛成為該科研成果的首批獲益者。

  “基地種了200畝無核荔枝,今年畝産約750斤。相較于去年的幾近絕收,果園今年真是起死回生了。”看著一顆顆紅潤飽滿的無核荔枝挂滿枝頭,楊成飛感慨,“有了技術的支援,無核荔枝産量和品質都有了保障,我們農戶種植更有底氣。”

  荔枝王是永興鎮最主要的荔枝品種,目前也面臨産量“大小年”現象突出的問題。“去年和今年的荔枝王産量相差一倍以上。”永興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荔枝王碰到暖冬年份成花率就很低,“希望科研人員加強對荔枝種植技術的研究和指導,健全農業科技服務體係,幫助果農種出優質果品,實現穩産增收。”

  海南省種子總站站長邱軍則表示,海南不同地區適宜種植的優勢品種不一樣,“政府和農業農村部門需要制定相應的規劃引導。”

  知名水果自媒體博主楊曉洋認為,海南除了要加大力度選育早熟荔枝品種,還要擴大“特”的優勢,才能徹底擺脫國內其他省份荔枝的衝擊,“我非常看好荔枝王和新球蜜荔的發展前景,這兩款都是海南原生的荔枝品種。”

  參加了2023年度海南荔枝新品種現場觀摩品鑒會,海口市瓊山區大坡鎮荔丹合作社負責人符德感嘆原來海南還有這麼多好吃的荔枝新品,“真希望能把科研專家手裏的好資源‘種’到我們果園內。”

  對此,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這些荔枝的外觀、口感、風味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從幾百畝的實驗基地種植到成為可推向市場的商品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規模化種植的過程中,荔枝新品在成花、坐果、病蟲害等方面都會遇到新的問題,這些都需要農業科研人員和果農不斷突破種植技術壁壘,最終實現科研成果落地轉化。”(記者 計思佳 陳彬)

[責任編輯 張瑜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91129671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