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污”到“靚” 海南“人水關係”更“親清”

2023-04-15 13:17   來源: 新華網

  “六水共治”,治污先行。城市污水治理,直接關係到萬千百姓的切身利益和生活品質。

  近年來,海南明確提出以提升水質為核心,狠抓黑臭水體治理,城市擴容提效、截污納管、雨污分流,開展全域綜合治水。

  今天,一起走近海口鴨尾溪、美舍河和丁村污水處理廠,解析海南城市污水治理的終極“密碼”。

  “四管齊下”後,鴨尾溪由“污”變“靚”

  行走在海口海甸島鴨尾溪濕地公園的親水棧道,映入眼簾的是碧波蕩漾、綠樹成蔭和掩映在花草間的清新與愜意。

  然而,在2016年以前,這裏卻是另一番景象。

  “水面漂浮著大量的垃圾,河裏都是黑色的淤泥,臭氣熏天。”家住海甸二東路的黃先生回憶起之前的畫面,仍是搖頭。

  視覺上的“污”,嗅覺上的“臭”,幾乎讓人們忘記了這條河原本的名字——鴨尾溪,取而代之的則是“垃圾河”“臭水溝”。

  2016年,鴨尾溪被作為全國典型的城市黑臭水體被媒體曝光。此後,海口痛下決心,開始了河道整治工作。

  先找“病因”。海口受限于歷史“欠賬”,部分城區逐步出現了污染負荷超越生態承載力,市政設施底子薄基礎差,雨污合流、管網老舊、破損嚴重、污水處理能力不足等問題。這些都是治理城市污水要面對的難題。

  對此,2016年9月,海口市政府採用“PPP+EPC+監管”模式實施鴨尾溪水環境治理項目,葛洲壩項目公司通過摸排周邊管網現狀,深入調查黑臭成因,制定一套科學係統的治理方案,通過“控源截污、內源治理、補水活水、生態修復”四個方面技術路徑實施鴨尾溪整治工作。

  “截污納管”成為治污一大亮點。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鴨尾溪前期共整改污染源27個,敷設截污管道1144米,新建總處理量1.11萬m3/d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2座,總處理量6700m3/d凈水站2座,截污閘門7個,清理河道底泥16.7萬m3,新增曝氣機83臺,鋪設生物毯16600m3,改造駁岸斷面1100m。

  一整套“組合拳”下來,鴨尾溪的水質得到明顯改善,但河道仍存在生態係統相對單一、缺少親水及公共遊憩空間等問題。

  2019年4月,針對河道仍存在生態係統相對單一、缺少親水及公共遊憩空間等問題,鴨尾溪濕地生態係統建設工程正式動工。鴨尾溪濕地生態公園引入慢行係統,採用架空的模式構建棧道,豐富濱水體驗,激活濱水空間,豐富市民濱水體驗。此外一點,建設復式多變河道斷面空間,改善邊坡不穩定現狀。改善水動力,增加枯水期和低潮位的水流流速,減少河床淤積;修復生態廊道,建設生物棲息地。構建蜿蜒曲折的岸線和生物樹島增加濕周面積,塑造豐富多樣水生生物生境。

  由“污”變“靚”的鴨尾溪,成為海南城市污水治理的生動注腳。

  “還水于民”後,美舍河沿岸更熱鬧

  最近,海口的“母親河”美舍河又有了新榮譽——入選全國第二屆“最美家鄉河”。

  説她是海口的“母親河”是有原因的。這條全長約16公里的河流,流經海口市龍華、瓊山、美蘭三個區,途經493個居民小區,16個城中村,惠及總人口30多萬人。

  然而長期以來,她也面臨著鴨尾溪同樣的問題。

  在美舍河整治工作中,工作人員搜尋並截留的排污口就有125個。某種程度上説,當時的美舍河水中,相當一部分屬于各種“污水”。尤其到了夏天,刺鼻的氣味讓沿岸的居民口不堪言,靠近美舍河的所有窗戶,幾乎都是關閉的。

  2017年底,海口美舍河完成截污納管、河道清淤、水生態修復、示范段景觀提升、一體化污水處理站及提升泵站、鳳翔公園濕地等主體建設內容,美舍河又開始變美了。

  “經過城市污水整治之後,美麗的風景又回來了。平時這裏也能看到水鳥,我周末也會選擇在這裏運動。晚上這裏載歌載舞,一切都很美好,我為擁有這樣一條河流而自豪。”從小生活在美舍河邊的市民陳先生説。

  美舍河的治理,還有另一大亮點:激活濱水空間,還水于民。

  “改造的過程中,新增市民活動廣場22個、面積11911平方米,在河流沿線建設9.8公里的特色慢行道和6.6公里的親水棧道,種植紅樹林2.8萬平方米。”據介紹,美舍河鳳翔公園,已成為海口市最靚麗的風景線。2017年8月美舍河獲評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為海口榮獲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稱號作出了重要貢獻。

  除了環境變美,美舍河治理還水于民的理念,也讓沿河地區的商業價值和周邊土地的增值空間得到極大提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美舍河的治理中得到充分體現。 2018年美舍河榮登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光榮榜,同時被評選為黑臭河流生態治理十大案例。2019年6月,海口榮獲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

  2018年12月和2019年6月,美舍河水體治理工作兩次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2023年,美舍河被評為國家水利部第二屆“最美家鄉河”。

  重現美麗的“最美家鄉河”美舍河,也用自己寬廣的胸襟,滋潤著椰城海口。

  “污水入管”後,城市環境更清爽

  如果不是現場標誌和工作人員介紹,很難把面前花園般的景象和“污水處理廠”結合在一起。

  這裏是位于海口市龍華區城西鎮迎賓大道17號美舍河畔海口市丁村污水處理廠(一期),這也是海南建設的首個地埋式污水處理廠。

  “我們的污水處理設施都在地下,污水處理設施採用國際領先的生物除臭技術,臭氣集中收集處理後穩定達標進行排放,徹底解決了污水處理設施固有的環境鄰避效應臭氣、噪音污染等問題。”中國水環境集團海口丁村污水處理廠相關負責人表示,水廠依托地下污水處理設施,採用先進的多級AO生物處理工藝,尾水經過紫外消毒後達到地表水環境品質IV類標準,一部分用于中水回用代替自來水作為城市市政灑水,道路清潔等用途,一部分作為穩定水源對鳳翔濕地公園和美舍河進行就地生態補水,實現水資源的二次利用。

  同時,地面建設為美麗的市政公園,免費對外開放,給周邊居民提供一個休閒,鍛煉的絕佳去處,極大的改善了項目服務區域內的生態環境品質,提升了周邊居民的幸福滿意度,取得了既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丁村下沉式再生水廠,只是近年來海口新建的城市污水處理設施之一。

  如果説美舍河與鴨尾溪通過污水截留綜合治理是“治標”,那麼新建污水處理設施、提升污水處理和收集能力,則是“治本”。

  由于歷史“欠賬”,長期以來,海口的城市污水處理能力與日益增長的城市規模無法匹配,再加上管網“雨污不分”,生活污水直排河湖,成為海口城市黑臭水體産生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海口為了從根源上治理黑臭水體,不斷加大投入,興建多個污水處理廠。目前,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基本補齊短板,同時,海口正在抓緊推進排水管網雨污分流項目建設,完善排水基礎設施為水環境治理提供設施保障,從而在根本上解決“城市病”問題。

  在海口,類似丁村污水處理廠下沉式再生水廠這樣新建的污水處理機構還有好幾家,這些採用新技術和新理念建設的污水處理廠不斷提升污水處理的能力,讓海口不再為城市污水“發愁”,也讓整個城市變得更加清爽。

  標本兼治、綜合治理、還水于民、技術創新,這些,或許就是海南城市污水治理的終極“密碼”。

[責任編輯 王雯君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9525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