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産業成果豐碩 加強合作成為共識

2023-01-06 08:55   來源: 海南日報

  原題:第二屆三亞國際種業科學家大會舉行,南繁産業成果豐碩,加強合作成為共識

  海南南繁未來可期

  談及海南南繁,在1月5日召開的第二屆三亞國際種業科學家大會上,參會嘉賓頻頻豎起大拇指。

  “四川在海南南繁科研人員規模和科研基地面積位居全國前列,每年有超過3萬份的南繁加代材料,目前10個通過國家和省級審定的水稻、玉米、蔬菜、大豆等主要農作物中九成都是經南繁鑒定和加代的品種,‘十三五’期間四川育成的1184個農作物新品種超過七成出自南繁,‘十二五’以來通過南繁育成的品種平均年推廣糧食等作物新品種6000萬畝以上,種子生産企業在海南進行親本繁殖和種子生産,有效規避了用種缺口,確保種業安全。”四川省農業科學院院長牟錦毅感嘆道。

  南繁,不僅賦能端穩中國飯碗,在海南大學副校長、海南南繁協會會長曹兵看來,它還是當地百姓增收的重要渠道。

  “海南冬季瓜菜年種植300萬畝左右,主要瓜菜品種來自南繁機構。”曹兵説。

  市場上常見的辣椒佔海南冬季瓜菜種植面積的10%以上,全省30多萬畝的辣椒很多品種來自中國工程院院士鄒學校團隊南繁選育;南通農科所等南繁機構帶來的南繁新品種陸續在我省東方等地形成鮮食玉米特色優勢農産品;南京農業大學等團隊南繁選育的花卉品種,助力鮮切菊花等成為我省東方市特色農産品;徐州農科院與海南農科院合作組建的項目聯合體,實施甘薯脫毒種苗繁育及推廣種植,有效助力産業提檔升級;南繁已為海南選育了10個甜瓜新品種,推動我省甜瓜産業的産值超過百億元……

  海南南繁水産種業也迎來春天。近年來,海南的石斑魚、金鯧魚、羅非魚、南美白對蝦等苗種不僅在全國擁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如金鯧魚卵海南的年産量已佔全國的56.8%,部分産品還遠銷東南亞、日韓等地。

  隨着海南南繁由事業向産業並舉,越來越多公司在海南分享南繁紅利。

  “廣陵高科在海南積極開展南繁市場化、産業化,以種業為核心,促成南繁成果的市場轉化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種植技術推廣,育成了30多個水稻新品種,取得國家專利50多項,擁有17個國家和省審定的品種;天涯種業、海南九聖禾、海南農樂等一大批種業公司承擔起良種繁育的重擔;多家企業着眼南繁CRO服務,探索‘候鳥式’、周年化、職業化育種工人和經理人培育模式,延伸南繁産業鏈條。”曹兵説。

  “海南南繁産業化面臨重大機遇。”曹兵認為,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在三亞聚集了30多家國內外頂尖科研機構和600多家種子企業,將産出大批技術成果,為開展南繁成果轉化奠定基礎;緊抓熱帶同緯度果蔬新品種引進及應用等重大項目的實施,大力引進鮮食農作物新品種,鼓勵發展“南苗北育”推動育種育苗雙管齊下等方式,將促進海南南繁産業創新發展。

  隨着海南南繁的作用和成效日益凸顯,加強合作成為共識。

  “我們與崖州灣種子實驗室等國家種業戰略性力量緊密合作,將在海南打造全球領先的種業全鏈條創新體系,在基礎研究定制化、基因驗證産業化和品種培育智能化等方面加大合作,持續發布揭榜挂帥項目,以期助力種源自主可控、大豆玉米等單産提升和水稻等優勢作物走出去。”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謝旗説。

  “通過積極整合科教資源,引育高層次人才組建雜糧育種科研團隊,我們將加大與崖州灣種子實驗室的合作,建設崖州灣國家實驗室雜糧基地,推動種業創新。”山西農業大學校長張強&&。

  “四川省海南南繁育種工程中心即將開工建設,我們將加大海南南繁的投入,在海南建設工程化單倍體育種實驗室、分子育種實驗室、智慧育種平台和工程化優異種質資源精準鑒定實驗室等項目,以重大科研平台建設賦能海南南繁發展。”牟錦毅透露。(記者 黃媛艷)

[責任編輯 韓昊辰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9259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