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上午,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司法護航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主題新聞發布會,重點發布了《關於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試行)》,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提供全方位、立體式、系統性司法保護。
意見共分四個部分十八條內容,就海南法院如何充分發揮司法職能和作用、服務和保障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提出了總體方案。意見明確,要牢固樹立嚴格保護、綠色發展司法理念,將生態保護第一貫穿於審判執行全過程。
意見對海南法院如何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保障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高水平高質量建設,提出了七個方面的具體措施。在立案審查環節,強調訴源治理、多元化解、加大案件訴前調解力度,根據“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的原則,依法規範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司法確認案件。在刑事審判中,要重點懲治在核心保護區內破壞重要生物物種、生物遺傳資源和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犯罪行為。在民事審判中,對涉及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糾紛,以確認合同效力、促成合同履行為原則,兼顧各方利益,對違約行為進行否定性評價,幫助恢復和擴大熱帶雨林自然生態空間。在生態環境侵權案件中,積極適用禁止令等保護措施,依法支持被侵權人提出的懲罰性賠償請求。在行政審判中,依法支持行政機關行使職權,妥善化解涉及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行政糾紛,積極做好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銜接。
意見強調,在審理環境公益訴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案件中,切實維護好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利益,貫徹生態環境修復理念,落實生態環境修復補償機制,探索符合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特點的訴前證據保全、先予執行、執行監督、生態環境修復效果評估等制度。在執行工作中,探索適用保護令、修復令、督促令等制度及限期履行、代為履行、勞務代償等特殊執行方式,確保生態環境得到及時有效恢復。健全環境資源案件執行回訪制度,督促生態環境修復責任落實到位。
為配合此次發布的意見,省高院同步推出涉及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發生的十個典型案例,分別涉及濫伐林木罪、盜伐林木罪、非法狩獵罪、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非法採礦罪、失火罪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等類型。
省高院相關負責人&&,希望通過典型案例的發布以案釋法,引導全社會樹立愛護雨林、守護雨林的生態文明意識,並在生産生活中提高守法護林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崔善紅)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