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頻道>正文

湖北6個項目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2021-10-18 21:11:14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武漢10月18日電(連迅、趙夢琪)18日開幕的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發布“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湖北省6個項目入選,分別是荊門屈家嶺遺址、天門石家河遺址、黃陂盤龍城遺址、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隨州曾侯墓群、雲夢睡虎地秦墓

  據悉,“百年百大考古發現”遴選推介活動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考古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今年5月啟動。截至7月10日申報結束,活動共收集到全國337個申報項目材料。經過初評、終評兩輪評審推介環節,最後160個項目入圍終評。

  圖為嘉賓參觀屈家嶺遺址出土的文物。新華網發

  荊門屈家嶺遺址是屈家嶺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位于“中國農谷”核心區湖北荊門屈家嶺管理區,地處大洪山南麓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是長江中遊地區最早發現、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大型聚落遺址,面積達2.84平方公里。其主要文化內涵是屈家嶺文化及其前身——油子嶺文化,主體遺存年代距今約5300-4500年。

  屈家嶺遺址是湖北考古的起點,1955年,考古學家張雲鵬在此主持了湖北地區首次科學考古發掘,命名了長江中遊第一支考古學文化—屈家嶺文化。屈家嶺遺址的發現,第一次揭開了長江流域特徵鮮明的史前文化的面紗。屈家嶺遺址出土的大量史前稻作遺存、蛋殼彩陶和磨光黑陶,不僅表明這裏是長江中遊農耕文化的發祥地,也説明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同為中華文明的搖籃。

  圖為天門石家河遺址現場。新華網發

  天門石家河遺址位于長江中遊腹地、大洪山山脈南部的山前開闊平原,長江以北、漢水以東,東河、西河自北向南流經遺址後注入漢水的支流天門河,匯入長江。石家河遺址群主體區域約8平方公里,40多處遺址點連接成片,最早遺存距今7000年左右,主體年代跨度距今約6000—4000年,是長江中遊地區延續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等級最高的史前都邑性聚落群。作為長江中遊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明中心,這一遺址對于探索長江中遊在早期中華文明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圖為盤龍城遺址博物院。新華社記者饒饒 攝

  黃陂盤龍城遺址位于武漢市西北郊,長江二級支流府河的北岸,東距長江幹流僅9公里。自20世紀50年代發現以來,盤龍城遺址的考古工作持續至今,為長江流域考古工作持續時間最長、工作最為係統的遺址之一。經歷多年的考古工作,盤龍城遺址出土有大量的青銅器、陶器、玉器等珍貴遺物,發現有城垣、壕溝、宮殿基址群、貴族墓葬、鑄銅手工業作坊等遺跡現象,展現出了遺址極高的社會等級。盤龍城遺址的考古工作首次在長江沿線揭示出一座屬于中原青銅文化體係的城市聚落,展現了夏商時期中原王朝對長江流域的經略和開發歷程,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發展的有力證據。

  圖為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新華網發

  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位于長江中遊南岸的大冶市城區之西南約3公里,遺址保護區面積為555.7公頃。這裏先後兩輪考古發現夏商周時期露天採坑(場)7處,發現古代地下採礦區18處。地下釆礦深度由商代30米,至漢代的近百米。在銅綠山遺址區,調查發現冶煉遺址50處,皆有爐渣堆積,有的爐渣堆積厚度達3米,推測爐渣約40萬噸,冶煉出粗銅8—12萬噸。在岩陰山遺址爐子旁發現生産者赤足印跡35枚,為中國礦冶遺址考古首次發現,展現了當年赤足工人冶銅時“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的冶煉場景。

  圖為考古人員發掘隨州曾侯墓群。新華網發

  隨州曾侯墓群為湖北曾侯乙墓及近年葉家山、郭家廟、蘇家壟、漢東東路、棗樹林、文峰塔等曾國係列考古發現。這一係列的考古發現,使曾國成為商周考古中物質文化面貌揭示最為完整、全面的諸侯國,也成為商周考古工作的范例研究。曾國歷史從傳世文獻記載不明,到考古揭示出清晰的國君世係、社會階層、文化面貌,體現出考古寫史的作用和意義,一部“曾世家”完整的展現于學術界。

  圖為湖北省博物館展出的雲夢睡虎地秦簡。

  雲夢睡虎地墓地M11秦墓和M77漢墓出土了大量竹簡。簡文反映了戰國晚期到秦始皇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法律、軍事等方面的情況,為研究戰國晚期到秦始皇時期提供了可信的史料,對于整個古代歷史文化的探討都有重大的意義。

相關新聞

關注新華網公眾號

下載新華網客戶端

分享至手機

湖北6個項目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新華網
18日開幕的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發布“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湖北省隨州曾侯墓群、黃陂盤龍城遺址、雲夢睡虎地秦墓等6項目入選。
010070040010000000000000011114021127969715